在开庭前,如果已经书面或口头告知当事人其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当事人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情况下,审判人员除了告知当事人可以申请回避的权利外,可以不再告知其他诉讼权利义务。
对于没有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当事人,审判人员应当向其解释回避、自认、举证责任等相关内容,并在庭审过程中适当提示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指导当事人进行正常的诉讼活动。
法庭辩论不是必要的程序。当双方当事人到庭后,如果被告同意口头答辩,法院可以立即开庭审理。如果被告要求书面答辩,法院应当告知各方当事人提交答辩状的期限和开庭的具体日期,并向当事人说明逾期举证以及拒不到庭的法律后果,要求各方当事人在笔录和开庭传票的送达回证上签名或者捺印。开庭时,审判人员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答辩意见总结出争议焦点,并经当事人确认后,由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如果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没有争议,审判人员可以在听取当事人关于适用法律方面的辩论意见后直接作出判决或裁定。如果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有争议,庭审结束时,审判人员可以根据案件审理情况对争议焦点和当事人各方的举证、质证和辩论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并征询当事人是否同意调解。
当双方当事人同时到基层法院请求解决简单的民事纠纷,但未协商举证期限,或者被告一方经简便方式传唤到庭时,如果当事人在开庭审理时要求当庭举证,应该被准许。如果当事人当庭举证有困难,举证的期限应由当事人协商决定,但最长不得超过15日。如果协商不成,由法院决定。
如果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可以按撤诉处理。如果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以及双方已提交给法庭的证据材料作出缺席判决。
人民陪审员参加庭审的情形,依据相关法律,涉及群体利益、公共利益及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案件需陪审员参与。对于可能判处重刑及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将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七人合议庭审理。此外,还介绍了刑事简易程序的特点,包括仅适用于基层法院、适用于第一审
独任审理的适用情形。包括基层人民法院及派出庭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一审案件、特别程序(选民资格和重大疑难案件除外)、非讼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中的除权判决程序除外)等适用独任审理的情形,并明确了适用独任审理的法院为基层法院及派出法庭,同时指出简易程序适用于审判
我国民事诉讼中一、二审案件的合议庭审理要求。对于一审案件,如案件事实清楚、简单、标的额不大,可采用简易程序审理。二审案件必须组成合议庭审理,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不开庭审理,如上诉请求不成立、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等。
民事诉讼中的审理期限问题。对于普通程序案件,审理期限为六个月,可以延长;简易程序案件则应在三个月内完成审结。交通事故法庭在开庭前会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开庭时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法庭调查和辩论。期间如出现法定事由,案件会延期审理。最后,法院根据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