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裁定和判决具有终局性。如果当事人认为二审裁判存在错误,只能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向法院申请再审,而不能再对二审裁定或判决提出上诉。同时,当事人也不能再以相同的事实和理由就同一诉讼标的重新起诉。义务人应自觉履行二审裁定和判决,如果不履行,对方当事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二审程序具有以下功能和意义:
在一个政治民主、法制发达的国家中,程序法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程序法不仅是法律的生命形式,也是法律内部生命的表现。一部科学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刑事诉讼法典应当将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于各个程序和制度之中,成为人权保障的有力屏障。
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促进了我国人权保障制度的发展。该法着重从被害人和被告人的角度阐述我国人权保障的现代性和适应性。其中,无罪推定原则的确定、接受迅速、公正和公开审判的权利、被告人的辩护权和辩护依赖权、对不公正判决的上诉权和申诉权等,是被告人人权保障的重要突破。
然而,《刑事诉讼法》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刑事二审不开庭审理方式的弊端尤为突出。根据法律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一般实行调查讯问(询问)式审理,个别实行开庭审理,甚至不开庭审理。这与法律规定的原则性相悖,需要得到彻底研究和解决。
判决是法院对控辩双方争议的实质问题发表的书面意见,即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和如何处罚的决定。判决分为有罪判决和无罪判决。
法院判决具有以下特点:
判决的效力涉及全社会。
裁定是法院解决诉讼程序问题和部分事体问题作出的决定。裁定涉及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
裁定的意义在于解决诉讼程序问题和部分事体问题,确保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裁定的效力仅限于司法机关。
反诉的提起、反诉对象的特定性以及反诉请求的独立性。反诉需向审理本诉的法院提起,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反诉对象具有特定性,只能由本诉的被告对本诉的原告提起。反诉请求独立,需按起诉程序和方式提出,具有独立的诉的要素,不会因为本诉的撤回或原告放弃请求而失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的审查方式问题。法院应区分国内和涉外仲裁裁决,采用合适的审查方式。不建议采用书面审理,因为可能损害被申请人的诉讼权利。建议采用公开开庭听证方式,增强司法监督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保障当事人权益。
刑事上诉状的理由及相关规定。首先阐述了上诉权的行使不受限制,并介绍了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提起二审抗诉的两种情况。接着描述了上诉期限,包括不服判决、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以及申请抗诉的期限。最后,还说明了上诉期限的计算方式。
离婚判决书的生效时间以及起诉离婚的主要程序。一审离婚判决书在上诉期过后生效,而二审离婚判决书下达时即刻生效。起诉离婚的程序包括写民事起诉状、到法院立案庭办理立案手续、提交必要的材料、缴纳费用、等待通知、法院排期、调解、开庭和判决等步骤。在判决不准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