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外人只有对法院判决、裁定、调解书确定的执行标的物享有物权等实体请求权时才能直接申请再审。
2. 案外人只有在无法通过提起新的诉讼实现其权利时才能直接申请再审。
3. 案外人应当在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或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利益被损害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申请。
4. 应当在执行程序开始前或终止后申请,即执行过程中无权提起直接再审申请。
5. 案外人直接申请再审的法院应当是作出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上一级法院而不是同级法院。
1. 所有权(包括共有权)
2. 用益物权
3. 担保物权
4. 其他管理或处分权
案外人只能以判决、裁定、调解书确定的执行标的物侵犯了其物权权利,才可直接申请再审要求撤销该裁判,这和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条件是完全不同的。
案外人直接申请再审的理由只能有一个,即其物权受到了侵犯,要求撤销的原判决、裁定或调解书侵犯的是实体权利而非程序性的权利。
反诉的提起、反诉对象的特定性以及反诉请求的独立性。反诉需向审理本诉的法院提起,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反诉对象具有特定性,只能由本诉的被告对本诉的原告提起。反诉请求独立,需按起诉程序和方式提出,具有独立的诉的要素,不会因为本诉的撤回或原告放弃请求而失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的审查方式问题。法院应区分国内和涉外仲裁裁决,采用合适的审查方式。不建议采用书面审理,因为可能损害被申请人的诉讼权利。建议采用公开开庭听证方式,增强司法监督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保障当事人权益。
再审的生效及执行问题。再审结果决定权在立案二庭,但再审并不直接导致判决改变。判决书生效和执行规则各异,取决于是一审还是二审。再审申请被视为一种纠错机制,并非当事人的法定权利。当事人对判决书等文书不服,可在生效后六个月内申请再审,但改判案件占比不高。申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中关于再审申请次数限制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存在明显错误的情况下可以向上一级或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再审申请次数有限制。具体限制包括被驳回后的再次申请、经过再审判决的案件再次申请以及检察院作出不予建议或抗诉后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