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在认为本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确有错误的情况下,应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不服的,有权在收到判决书后五日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在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内,应当决定是否抗诉,并答复请求人。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上级人民检察院如果认为抗诉不当,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并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并进行开庭审理。合议庭在阅卷后,可以不开庭审理,对事实清楚的案件。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上诉、抗诉案件时,可以选择案件发生地或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或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公诉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都应当派员出庭。第二审人民法院必须在开庭前十日通知人民检察院查阅案卷。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审理后,应当根据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抗诉,维持原判。
应当改判。
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自诉人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受该限制。
如果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中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之一,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这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包括:违反公开审判规定、违反回避制度、剥夺或限制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违法诉讼程序。
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按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于重新审判后的判决,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上诉或抗诉。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或抗诉,经审查后,应当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分别作出裁定驳回上诉或抗诉,或者撤销、变更原裁定。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或抗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审结,最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如遇特殊情况,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延长一个月。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或抗诉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第二审判决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都是终审判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扣押、冻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或自行处理。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对违禁品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应当随案移送,对不宜移送的,应当将其清单、照片或其他证明文件随案移送。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后,对被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及其孳息,除依法返还被害人外,一律没收,上缴国库。司法工作人员贪污、挪用或私自处理被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及其掌息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处分。
离婚诉讼被告上诉状的具体格式和内容。上诉人陈xx对一审判决提出异议,主要包括感情破裂的认定、债务认定、共同财产认定、礼钱认定、抚养费认定及抚养费金额的认定等方面。上诉人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判,重新审理并作出公正判决,同时要求被上诉人承担诉讼费用。
刑事诉讼中检察院提起抗诉的程序和类型。抗诉分为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两种类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程序。抗诉的提出主要基于原裁判存在问题,如认定事实错误、证据不确实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审抗诉与再审抗诉的区别,包括抗诉对象、权限、接受抗诉的审判机关、抗
撤销一审判决后诉讼费的承担问题,遵循“多退少补”的原则。败诉方需承担一审诉讼费用,即使判决被撤销。上诉方提起上诉的资格、对象、时限和费用都有明确规定。二审法院根据不同情况对一审判决进行审理并作出相应处理。
离婚调解书的法律效力和上诉问题。调解书在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并签收后具有法律效力,而只有一方签收或未达成协议时,可提起上诉。调解书的制作需明确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由法院送达双方当事人并加盖印章。上诉程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以解决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