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婚姻法》(修正案)第33条的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时,必须得到军人的同意,除非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84年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条的规定,如果军人不同意离婚,法院应该教育原告珍惜与军人的夫妻关系,尽量调解和好或判决不准离婚。
这一特殊规定被称为保护军婚。在军人无重大过错的情况下,只有在军人同意的前提下,法院才能判决解除军人婚姻。这样的保护措施确保了军人在离婚诉讼中处于被告时能够胜诉。
人民军队肩负着保护国家安全、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神圣职责。对现役军人的婚姻予以特殊保护,是我国婚姻立法上的传统,也符合国家与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规定有利于军队秩序和军心的稳定,也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军人的特别关怀。
1. 现役军人的范围:现役军人指的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现役、具有军籍的干部和战士,包括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干部和战士。在军队工作但没有取得军籍的职工和其他人员,以及退役、复员和转业人员不属于现役军人的范围。
2. “现役军人的配偶提出离婚”的含义: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是指非军人配偶向现役军人提出离婚的情况。如果双方都是现役军人,或者现役军人向非军人配偶提出离婚,则不适用这一规定。
3. 对“须得军人同意”的理解:现役军人配偶提出离婚后,如果现役军人本人不同意,人民法院应该与有关部门配合,对军人配偶进行一定的说服教育,积极改善夫妻关系,判决不准离婚。
4. 不适用于军人有重大过错的情况:需要强调的是,这一规定是有前提的,不能将其理解为只要现役军人不同意离婚,法院无论如何就不能判决离婚。在军人有重大过错时,这一规定不适用。根据最高法院2001年12月24日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3条的规定,“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是指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这一规定有助于保护无过错一方的合法权益,使这一规定更具灵活性和科学性。
我国婚姻法采用限制男方离婚诉权的方法,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护妇女、胎儿及婴儿的利益。根据《婚姻法》(修正案)第34条的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这一规定只是在一定时期剥夺男方提出离婚请求的权利,即仅在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以内或终止妊娠后6个月内。上述期间界满后,男方仍可依法行使其离婚请求权。
第二,这一规定仅在离婚诉讼中男方提出离婚时发挥作用,所以如果男女双方自愿离婚,或者女方提出离婚,则不受这一规定的限制。一般来说,女方在此期间提出离婚,多出于某些特别紧迫的原因,如果法院不及时受理女方的离婚请求,更不利于妇女、胎儿及婴儿的身心健康。
第三,在“确有必要时”,人民法院有权决定受理男方的离婚请求。所谓“确有必要”在司法实践中一般被理解为男方有正当理由、女方有重大过错的情况下或有重大的紧迫事由时。例如,女方与他人通奸怀孕,男方坚持要求离婚。但即使如此,法院在处理案件时,也应注意保护妇女、胎儿和婴儿的身心健康。
单方面起诉离婚的法律程序。内容包括起诉状的书写方式、所需证据材料、立案和答辩期、调解程序、宣判和判决书领取以及上诉程序。在离婚诉讼中,当事人需提交相关证据材料,经过法院调解和审理,最终获得判决书。如不满判决,可启动二审程序。
离婚当事人在英国工作或学习时,如何在中国办理离婚诉讼的程序。包括委托国内代理人提出离婚诉讼,在大使馆或总领事馆办理诉讼离婚委托书及所需文件,注意事项,诉讼状内容以及授权委托书受托人的权限等。如当事人需回中国结婚,必须经中国法院裁定承认英国当地的离婚判
夫妻双方均为现役军人离婚的程序。首先,如果双方自愿离婚或一方要求离婚,所在单位领导或政治机关应进行调解。调解无效并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离婚条件时,政治机关会出具证明。当事人可持此证明申请离婚或提起离婚诉讼。另外,针对夫妻一方为现役军人,文章还介绍了军内调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一审终审判决的范围,包括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死亡案件等。同时,也阐述了民事案件再审当事人的申请条件,如违反法定程序、新证据出现等情况下可提出再审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