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特别程序 > 特别程序的特点有哪些

特别程序的特点有哪些

时间:2023-09-20 浏览:6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4412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也不乏会遇到像宣布失踪或者宣布死亡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会涉及到特别诉讼程序。特别程序具体适用哪些案件?特别程序的特点有哪些?下面,由小编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特别程序的特点

一审终审

特别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制度,即一审判决为终审判决,不允许上诉。

不适用再审程序

特别程序不适用再审程序,即一旦判决生效,不能再进行再审。

独任审理

特别程序案件由单一法官独任审理,不设合议庭。

例外情况

选民资格案件和重大、疑难案件不适用特别程序,而适用普通程序。

适用范围

选民资格案件

1.选举委员会先行处理程序。

2.起诉人不一定是选民本人。

3.在选举日的5日以前起诉。

4.选区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5.起诉人、选举委员会的代表和有关公民必须参加。

6.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

7.判决书应当在选举日前送达选举委员会和起诉人,并通知有关公民。

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

1.管辖: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

2.被宣告失踪人和被宣告死亡人出现后的处理:

(1)由该公民或他的利害关系人向作出宣告判决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2)法院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1.管辖: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

2.其他诉讼中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中止原诉讼,按照特别程序处理。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1.管辖:财产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2.条件:公告满1年无人认领。

3.判决认定财产无主后,原财产所有人出现的处理:

(1)在《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可以对财产提出请求。

(2)人民法院审查属实后,应当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

确认调解协议案件

1.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关系:

(1)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性质: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2)人民调解的结案方式:通常制作调解协议书,允许口头协议,但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

(3)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双方可以申请司法确认,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

2.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处理:

(1)符合法律规定的:

①裁定调解协议有效。

②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①裁定驳回申请。

②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1.申请人:担保物权人以及其他有权请求实现担保物权的人(遗产管理人、破产管理人)。

2.管辖:担保财产所在地或者担保物权登记地基层人民法院。

3.处理:

(1)符合法律规定:

①裁定拍卖、变卖担保财产。

②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该裁定。

(2)不符合法律规定:

①裁定驳回申请。

②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海运合同的管辖权问题

    海事法院对海运合同的管辖权问题。海事法院管辖范围包括水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件、船舶相关纠纷案件等。海事诉讼管辖具有专门管辖、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等特别规定,原告可就被告原则进行起诉。在适用管辖权时,应先适用民事诉讼法,再适用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

  • 独任审理的适用情形

    独任审理的适用情形。包括基层人民法院及派出庭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一审案件、特别程序(选民资格和重大疑难案件除外)、非讼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中的除权判决程序除外)等适用独任审理的情形,并明确了适用独任审理的法院为基层法院及派出法庭,同时指出简易程序适用于审判

  • 民事案件的一审终审判决范围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一审终审判决的范围,包括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死亡案件等。同时,也阐述了民事案件再审当事人的申请条件,如违反法定程序、新证据出现等情况下可提出再审申请。

  • 民事特别程序的种类

    民事特别程序的种类,包括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以及认定财产无主案件。这些程序的设立旨在维护公民的选举权、确认公民失踪事实、保护特定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以及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文章详细

  • 不交纳诉讼费用与诉讼费用的免交的案件有哪些
  • 从宪法的角度看简易程序
  •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起诉前的注意事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