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条件
时间:2024-11-08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国关于担保物权实现方式的规定主要体现在《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和《民事诉讼法》之中。我国现行民法通则和担保法规定,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协议不成的,抵押权人只能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实现。那么对于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条件是什么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介绍。
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条件
一、关于实现担保物权的申请主体
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196条规定,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申请人包括"担保物权人"以及"其他有权请求实现担保物权的人"。对于"担保物权人"和"其他有权请求实现担保物权的人"的适用范围,应当参考物权法等实体法的规定。考虑到该程序的设立主要是针对物权法中对担保物权实现而作出的程序性规定,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的主体仅限于"抵押权人"、"出质人"和"财产被留置的债务人"。
二、关于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管辖法院
根据世界各国及地区的立法实践,申请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管辖法院通常采取两种方法确定:一是由担保财产所在地管辖;二是由担保物权登记地法院管辖。新民事诉讼法兼采上述两种地域管辖的标准。根据第196条规定,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的人应向担保财产所在地或者担保物权登记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对于担保物为多个物且分散在数个法院辖区内的情况,应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确定管辖法院。即如果各个法院都有管辖权,申请人可以选择向其中一个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案件的一审终审判决范围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一审终审判决的范围,包括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死亡案件等。同时,也阐述了民事案件再审当事人的申请条件,如违反法定程序、新证据出现等情况下可提出再审申请。
-
从宪法的角度看简易程序
从宪法的角度看待简易程序的重要性。宪法保障了人民的司法权利,为了实现这一权利,必须拉近当事人和法院的距离,简化法律诉讼程序。设立简易程序是必要的,以确保每个人平等地获得司法保障,接近正义。以英国修订《民事诉讼规则》为例,通过简化诉讼程序、降低诉讼成本
-
共同享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时,是否可以适用共有法律规定
物权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同享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参照本章规定。物权法中的共有制度是专为所有权的共有而规定的,但实际生活中,并非只有所有权才能共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均可共有。比如二人以上共同享有一块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本条就
-
未登记质押是否优先一般债权
依据《担保法》的规定,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所以抵押未办理登记的,属于普通的债权,不能优于一般债权受偿。抵押物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因为抵押权属于担保物权的一种,所以应当严格遵循物权法定的原则。若抵押权根据合同当事人约定就可消灭,则有违物权法
-
担保物权反担保
-
什么是担保物权代位性
-
担保人的保证责任能否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