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 > 再审不公如何救济

再审不公如何救济

时间:2024-09-05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4744
在我们国家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的时候是实行两审两终制的,所以一般的情况下,案件在一审的时候如果当事人不服的情况下,或者审理过程有误的情况下是可以在申请上诉的,这时候二审就会终审案件,给出合理的判决。那么再审不公如何救济?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再审程序之后的救济途径

当事人的救济渠道

在民事和行政案件中,当事人对再审裁判不服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根据民诉法209条(三),当再审判决或裁定存在明显错误时,当事人可以向同级或上级检察院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

对于再审裁判,民诉法解释第三百八十三条规定了一些不予受理的情形,包括再次提出申请、对再审判决或裁定提出申请、在检察院作出不予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抗诉决定后又提出申请等情形。

在行政诉讼中,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刑事案件的救济渠道

根据刑诉法解释第三百七十二条,申诉人可以向法院申诉,并提交相关法律文书。如果申诉人对驳回申诉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此外,再审裁判的当事人也可以向检察院申诉,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

法院和检察院对再审裁判的处理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如果发现明显错误并认为需要再审,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如果发现明显错误,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如果发现有规定情形或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应当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如果发现有规定情形或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如何实现再审的救济意义

我国现行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在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的基础上完善建立起来的。为了确保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08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进行了完善。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现行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进行反思和探讨。

加强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

2008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进行了完善,包括再审案件的管辖、申请再审事由、申请再审的材料要求、法院审理期限等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使得申请再审的权利得到了保障。然而,在当前社会矛盾多发期和人民群众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仍然存在许多需要完善和探讨的问题。

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目前我国再审案件的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检察院抗诉启动再审和当事人申请再审。前两种途径启动再审的时间和次数没有限制,法院无需审查即可进入再审程序。而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案件需要经立案审查部门审查,并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才能进入再审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这种多元化启动再审程序的规定,我们有必要进行反思和探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提审犯人后案件审理时间的问题

    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提审犯人及后续程序问题。在侦查结束后,案件会移交给检察机关审查,期间涉及证据材料的提供、非法证据审查及补充侦查等环节。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最多两次。若经过两次补充侦查仍证据不足,将作出不起诉决定。

  • 军人离婚案件的管辖情况

    军人离婚案件的管辖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非军人对军人、非军人对文职干部、军人和军人之间的离婚诉讼以及军人对非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的管辖均有详细规定。一般情况下,案件由原告住所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涉及军人的情况还需考虑其团级以上单位驻地法院管辖。

  • 法官审理案件公正问题的解决途径

    法官审理案件公正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上诉、申请再审、申请抗诉等法律途径。同时,文章介绍了审判人员回避制度的规定,包括应当回避的情形和申请回避的途径。当事人若发现审判人员违反回避制度,可依法申请其回避。

  • 再审与重审的区别

    再审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重新进行审理的程序,目的是纠正错误的判决或裁定。再审与重审有以下区别:再审是针对已经生效的案件,重审是针对尚未生效的案件;再审由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或本院院长提出,重审是由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

  • 个人原因离职申请范文
  • 审判监督程序如何提起
  • 刑事申诉授权委托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