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如果用人单位在雇佣劳动者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情况下未签订劳动合同,将被要求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这一规定引发了劳动者的疑虑,他们想知道如何执行这一条款以及自己应该如何举证。
在最近举行的《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西安高峰论坛上,记者采访了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了解到以前劳动者讨薪通常需要先去劳动部门,若无法解决则再上法院。然而,新法实施后,劳动者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来讨要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在雇佣劳动者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情况下未签订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然而,许多劳动者对于如何执行这一规定感到困惑。
专家分析,根据新法,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或未足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直接向法院追讨,并要求法院发出支付令。劳动者可以使用工资条或证人证明,或者向监察部门查询用人单位的记录。根据新法,举证责任落在了用人单位身上。专家指出,“如果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就必须出示合同,合同上应有劳动者的签字;如果无法提供合同,用人单位就必须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如果用人单位在举证后仍然拒绝支付双倍工资,就构成了拖欠职工工资。根据新法规定,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并直接进入执行程序,冻结账户、扣押车辆和扣款等措施将会被采取。”
目前,一些行业的用人单位在招收劳动者时会要求劳动者交付“押金”,或者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等证件,有些单位甚至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
专家分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招工时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也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过去,一些不规范的企业会要求劳动者交纳押金,包括服装费、卡片费、档案保管费等,这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个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专家分析,这一规定包含了几层意思: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无论是用人单位解除还是劳动者自己解除,该用人单位再次招用该劳动者时,不得再约定试用期;试用期结束后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再次招用该劳动者时,不得再约定试用期;试用期结束后,劳动者无论是在合同期限内变换工作岗位,还是在合同期满后续订合同时变换工作岗位,用人单位都不得再约定试用期。
在《劳动合同法》发布后,许多劳动者对其在企业中的实施情况提出了疑问,有些条文还不够明确。一位参与该法草案起草的专家表示,新法中的某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专家分析,新法中的某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明确,例如在“不签劳动合同赔付双倍工资”的规定中,工资是否包括劳动者的基本底薪和福利待遇?是企业工资还是当地的平均工资?对于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劳动者,是否需要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企业让劳动者工作9年零11个月,然后给劳动者放假2个月再签合同,这是否属于连续工作满十年?在校大学生是否受到该法的保护等等,这些条文都不够明确。预计到年底,国家将出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文件,以解决该法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我国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能否主张支付双倍工资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劳动者可以主张支付双倍工资,但时效受到仲裁时效的限制。不同地区对于双倍工资主张的时效认定存在差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诉的意见,督促程序进行的具体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诉的意见中关于督促程序的具体规定。内容包括债权人的申请条件和申请支付令的程序,支付令的内容和债务人的异议,以及督促程序终结后的起诉和执行。整体上,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催促债务人履行义务。
哺乳期被单位强行解除劳动合同后的劳动仲裁流程和赔偿要求。劳动者可向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补缴社会保险等赔偿。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每满一年可获得两个月工资的经济赔偿金。同时,其他经济补偿和劳动保护也
有担保的贷款能否申请支付令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有担保的贷款在出现债务纠纷后,如果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且双方没有其他债务纠纷,可以申请支付令。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债务担保的几种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