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李某与被告高某是多年好友,高某于2008年2月因资金周转困难向李某借款10万元,并出具借条一张,但双方在借条上未约定利息和还款期限。2009年2月1日,李某通知高某1个月之内还款,但高某一直拖欠不还,导致李某不满,最终将此纠纷诉至法院,要求高某偿还借款并支付逾期还款期间的利息。
庭审中,高某对借款事实和催告还款事实表示认可,但辩称双方在借款时未约定还款时间和利息,因此不应承担借款利息。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3条规定,公民之间的无息借款,若有约定偿还期限而借款人不按期偿还,或者未约定偿还期限但经出借人催告后,借款人仍不偿还的,出借人有权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
因此,无息的民间借贷并不影响借款人在逾期还款时主张利息。在调解未果的情况下,法院做出了一审判决:被告高某应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归还原告李某人民币10万元,并承担自2009年3月2日起至还款之日止,以10万元为本金按银行同期利息计算的利息。
公示催告程序的法定审理期限,包括公示催告的条件、申请程序、公告程序、利害关系人的权利申报以及除权判决的请求。文章详细阐述了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和操作程序,为失票人恢复票据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流程。
公示催告程序的流程。持票人如遇到票据丢失或被盗,可向基层法院申请公示催告。申请人需递交书面申请,内容包括票据主要信息和申请理由。法院受理后将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并在三日内发布公告,催促相关人员申报权利。公示催告期间不得少于六十日,期间转让票据权利无效
承兑公示催告程序的步骤。首先在网上下载相关申请书和材料并准备必要的文件,然后前往法院立案。对于转账支票,公告期满一个月后若无除权判决申请,法院将宣布程序终结。对于银行汇票等可转让票据,需缴纳公告费并在法制日报上刊登公告。除权判决后,判决书需再次公告。
公示催告的定义、性质、适用范围和特点。公示催告是一种民事诉讼程序,旨在保护失票人的票据权利,通过公示方式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该程序适用于可背书转让的票据被盗、遗失或灭失的案件,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况。其特点包括由申请人启动和进行、采用书面审查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