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强制执行的程序
时间:2023-12-11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申请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人民法院是需要进行强制执行立案的。如果出现强制执行中止事由的,人民法院需要作出强制执行中止的决定。有的朋友就会疑惑,恢复强制执行的程序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申请恢复强制执行的程序和材料要求
申请书的提交
申请执行人要求恢复强制执行时,应向执行局提交书面的申请书。执行局收到申请书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并予以恢复执行。
身份材料的提供
申请恢复强制执行时,需要提供身份材料。具体要求如下:
- 如果申请人(被申请人)是自然人,需要提交居民身份证等经与原件核对相符的复印件。
- 如果申请人(被申请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 申请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明书原件
- 申请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
- 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工商注册登记查询证明
- 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或组织机构代码查询证明
证据材料的提供
申请恢复强制执行时,还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具体要求如下:
- 如果原执行因无财产线索而终结,需要提交新的财产线索证据。
- 如果原执行因双方达成和解而终结,需要提交和解协议复印件一份。
- 如果原执行终止或结案,需要提供裁定书原件。
- 还需要提供原审判决书或调解书的复印件一份。
恢复强制执行的案件类型
申请恢复强制执行的案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
-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执行和解协议,对方当事人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
- 执行实施案件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报结后,如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申请或者人民法院依职权恢复执行。
- 执行实施案件因委托执行结案后,确因委托不当被已立案的受托法院退回委托。
- 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法院裁定终结执行的案件,申请执行的条件具备时,申请执行人申请恢复执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失信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后可撤销被列名吗?
失信被执行人在履行义务后是否可以撤销被列名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后,人民法院应在一定情形下删除失信信息,包括已履行义务、执行完毕等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和方法,以及申请执行的期间和相关法律规定。
-
错误执行判决,能获得民事司法赔偿吗
人民法院错误执行判决后,被执行人是否可以获得民事司法赔偿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被执行人因法院错误执行造成利益损失时,可申请司法赔偿。赔偿的情形包括执行未生效法律文书、超出生效范围执行、拖延执行导致财产流失等。
-
合伙人的监督权利
合伙人的监督权利,包括非执行事务的合伙人对执行事务合伙人的监督,合伙人查阅企业账册的权利以及参与企业重大事务决定的权利。这些权利都是为了确保合伙人能够客观有效地了解并监督企业经营状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二手房屋买卖强制执行中死亡的处理方式
二手房屋买卖在强制执行阶段中,若一方当事人死亡,法院会中止执行并等待继承人权利确立后再恢复执行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卖家不协助过户时,买家起诉的法律流程和申请协助过户所需的材料。
-
逾期对房屋产权的执行程序
-
委托执行的条件及其适用范围
-
私人借款不还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