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分配是指在执行程序中,当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其他债权人可以申请参加执行程序,以公平清偿债务人的财产。根据《执行规定》第90条的规定,债权人可以申请参与分配,前提是债务人的财产已被法院查封、扣押或冻结,并且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或其他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参与分配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申请主体必须是已经取得债务人金钱债权执行依据的其他债权人。执行依据可以是已经生效的法院调解书、判决书,生效的仲裁裁决,或者经公证附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债权人必须已经取得执行依据,并且该债权必须是金钱债权。
2. 参与分配的申请必须在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执行完毕前提出。执行财产的执行完毕是指金钱等动产已经实际交付给申请执行人或转移至债权人指定账户,并且由申请执行人实际控制。对于需要登记的不动产和特定动产,需要实际转让并过户登记于申请执行人名下。如果有多个申请执行人,执行法院应制作分配方案,当事人可以对此提出异议,若无异议则分配方案生效。在分配方案生效之前,法院一般不受理参与分配申请。
3. 参与分配的申请需要提交给执行法院。如果执行法院与分配法院不同,需要进行沟通协调,以确保参与分配的最佳时机。债权人在选择执行法院时应慎重考虑,并查找是否有分配法院管辖的证据材料,以获得最大的执行效益。
4. 债务人的财产必须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如何判定债务人的财产是否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也没有明确规定证明财产不足的举证责任。因此,申请参与分配的债权人应提供证据证明债务人没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不需要调查核实债务人的全部财产和债务。
根据《执行若干规定(试行)》的规定,参与分配的具体分配应由首先查封、扣押或冻结的法院主持进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仅由首先查封的法院主持可能不利于案件解决。例如,对于已设定抵押的财产被执行普通债权的情况,如果查封的法院的债权为普通债权或者债权人为抵押权顺位在后的抵押权人,优先权债权人可能会要求放弃部分优先权以尽快执行案件。另外,如果被执行人的多项财产分别被不同法院查封且均符合参与分配条件,可能出现各执行人彼此要求对其他人首先查封财产参与分配的情况。
对于这些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 对于已设定抵押的财产被执行普通债权的情况,优先权债权人可以根据案件向管辖法院申请执行,并要求协助主持分配。如果查封法院不予配合,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指令执行或移交有优先权的查封财产。
2. 对于被执行人的多项财产分别被不同法院查封的情况,各法院之间需要协调一致意见,可以申请由上级法院提及执行或指定一家法院统一处置和分配。
在参与分配的情况下,具有优先权的债权人应优先受偿,而普通债权人则按比例分配剩余财产。此外,首先保全人在分配财产时可能会适当多分一些财产,但具体多分的比例各地法院做法不一致。
对于具有优先权的担保债权,应根据法律规定的受偿原则和顺序优先受偿。对于债权人申请参与保证人财产的分配,针对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需要区分对待。对于一般保证的保证人财产的参与分配,必须提供证据证明主债务人已无财产可供执行。对于连带保证人的财产的参与分配,应当允许并给予同等的保护。
综上所述,参与分配执行案件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解决。由于法律和司法解释中对参与分配制度的具体程序规定尚不完善,债权人应与执行法院进行沟通协调,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执行效率。
关于代位权的法律规定。当被执行人无法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时,法院可根据申请执行人的请求要求第三人履行债务。此外,合同法中的代位权是一种债权保全方式,允许债权人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方债务人的权利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代位权的行
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公证书的法律意义及其实施流程和法律依据。公证书可以保护债权人权益,当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持公证书及相关证明申请强制执行。流程包括双方申请公证、填写申请表、签署告知书和笔录、起草法律文书、出具公证书等。实施依据来源于相关法律规定,如民
被执行人的土地保全问题。人民法院可根据申请对可能导致判决难以执行的案件裁定保全被执行人的财产,包括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对土地进行预查封时,需考虑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缴纳情况和土地是否可分割等因素。此外,债的保全包括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旨在保护债务人的
我国关于房屋产权执行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当债务人逾期还款时,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其财产。执行程序包括当事人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否则对方可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两年,可因某些原因中止或中断。对于超过诉讼时效的情况,债务人签收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