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抗诉请求书应包括以下要点:
1. 首部:居中写明标题。
2. 正文:
(1)请求抗诉的起因,即抗诉对象的基本情况。
(2)请求抗诉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3)请求事项。
3. 尾部:写明致送人民检察院的全称,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签名,并注明提出抗诉请求书的具体时间。
刑事抗诉包括两种形式:第二审程序抗诉和审判监督程序抗诉。
1. 第二审程序抗诉的条件:
(1)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
(2)确有抗诉的必要性。
对于以下情形之一,应认为有抗诉必要,依法提出抗诉:
(a)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证据,未经庭审证明即作为裁判的根据,导致裁判错误。
(b)人民法院不采纳公诉人庭前收集并经庭审质证的有效证据,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决无罪或改变事实认定,造成错误裁判。
(c)人民法院审判活动严重违反法定诉讼程序,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等行为,影响公正裁判。
(d)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错误,量刑虽未致畸轻畸重,但社会影响恶劣。
(e)因重要事实、法定情节认定错误而导致错误裁判,或者因判决、裁定认定犯罪性质错误,可能对司法实践产生不良效应。
(一)抗诉的提出
抗诉的提出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得直接提出抗诉,只能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二)抗诉的方式
抗诉的方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采取的方式。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时,应制作抗诉书。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的法律文书,也是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监督权引起对抗诉案件再行审理的法律文书。抗诉书中应载明: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和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抗诉案件的原审法院对案件的编号及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抗诉的事实和理由;提出抗诉的时间。如有证据,人民检察院在向人民法院提交抗诉书的同时,可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或证据来源。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再审,即只要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法院就应当直接进行再审,无需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
协议离婚后男方不履行抚养费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可以通过一审法院进行教育和警告;若前夫仍不履行,当事人可申请强制执行,包括提取工资、查封财产等方式来强制履行抚养义务。
公益投诉是否适用行政复议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益投诉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该法律明确规定了哪些情形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主要包括对各类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许可证等决定不服,以及认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情
关于抗诉主体及申请抗诉的主体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在司法实践中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相关程序和规定。抗诉的提出需基于认为一审判决确有错误,且应以书面形式制作抗诉书。抗诉的撤回存在不同情形,涉及一审裁判的生效问题也有所涉及。同时,还提到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费用问题以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和范围。当事人在进行民事诉讼时需按规定缴纳费用,如确有困难可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需满足多个条件,如原告人符合条件、被告人明确等。附带民事诉讼范围仅限于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导致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