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行过程中,法院不得主持调解生效的判决等。这是因为在执行程序开始时,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已经通过判决书、调解书、仲裁书、公证书、行政决定等法律文书确定,并且这些文书已经具有法律效力。除非经过法定程序(如审判监督程序),不得进行变更。如果在执行程序中进行调解,就相当于无视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重新处理当事人的权利,这违反了法律程序。
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主动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议,无需法院继续执行而结束执行程序。这是当事人对自己的实体权利进行的处分,符合法律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时,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录在笔录中,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
如果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效力问题。失信人员通过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无效,涉及较大金额可能构成犯罪。同时,《合同法》规定了一些合同无效的情形。对于失信被执行人,法院可以进行信用惩戒并限制其高消费,包括限制乘坐高档交通工具、高消费场所消费等行为。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变化与规定。包括扩大受案范围以解决劳动者投诉无门问题,规定举证倒置情形以帮助劳动者迈过举证门槛,以及调解渠道的拓宽等。这些变化包括事业单位聘用制工作人员的纳入、用人单位应承担的举证责任和特殊调解协议可申请支付令等,旨在更好地
协议离婚的法律程序及所需满足的条件。首先,夫妻需签订并确认离婚协议书,经过婚姻登记机构确认后具备法律效力。其次,申请离婚登记时,需亲自前往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提交相关证件和证明,并接受审查和调解。最后,协议离婚需满足当事人是合法夫妻、自愿离婚、
一起关于申请人李庚与丁映秋离婚调解协议的承认案件。李庚与丁映秋通过日本大阪府地方法院的调解解除了婚姻关系,调解协议涉及财产分配和抚养费等。丁映秋在获得日本法律认可后,向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承认该调解协议。法院裁定认为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承认外国法院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