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解也叫开庭吗

时间:2024-12-23 浏览:6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7019
因个人的权益被他人侵犯而提起了法律诉讼,在法院立案之后并没有进行审理,而是先开庭了。而对于法院调解的性质,很多人就不清楚这是否是属于开庭,对于法院调解的性质自己并不是太了解。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仔细讲解。

法院调解的作用和原则

1. 调解在民事纠纷中的应用范围

在我国,调解是一项贯穿整个诉讼程序的法律原则。无论是在起诉前、开庭前还是开庭后,甚至在执行阶段,都可以进行调解。即使案件进入二审程序或再审程序,调解仍然可以进行。因此,调解在民事纠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调解的法律效力

调解是人民法院与当事人之间进行的一种诉讼行为。一旦双方签字并经法院依法确认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3. 调解作为重要的诉讼机制

作为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重要方式,调解在解决纠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被国际司法界称为“东方经验”。《民事诉讼法》第八章专门对调解工作进行了规定,突显了调解工作的重要性。2004年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调解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4. 调解的自愿原则

调解必须是当事人双方自愿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5. 离婚纠纷中的强制调解

对于离婚纠纷,法律规定必须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无论当事人是否愿意,都必须进行调解。调解可以达成和解,也可以达成离婚协议。然而,当事人可以选择拒绝参加法院组织的调解。

6. 离婚案件的调解和离婚判决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当一方提出离婚要求时,有关部门可以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效,即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应准予离婚。当调解无效的情形出现时,法院应当准予离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的法律要求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的法律要求。当事人提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时,需递交起诉状并经过法院审查受理。之后进入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包括发送起诉状、被告提交答辩状等。接着是开庭审理阶段,包括通知诉讼参与人、核对身份、宣布纪律等。法庭调查与辩论后,法院会进行调解或

  • 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一审普通程序开庭审理的程序

    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一审普通程序开庭审理的程序,包括原告起诉、法院受理并送达被告、被告提交答辩状、开庭审理通知和公告、法庭调查阶段、法庭辩论、判决和调解以及判决宣告等环节。不同类型的案件和一审二审程序存在差异,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审理程序。

  • 轻伤刑事案件的调解权与立案程序

    轻伤刑事案件的调解权与立案程序。警察在立案前有权进行调解以促使双方和解,如调解不成功则会启动立案侦查程序。在检察院阶段,民事赔偿可调解,但刑事部分原则上不能自行调解。被告人可通过赔偿和取得被害人谅解争取免于起诉。派出所立案阶段的调解不会追究刑事责任。

  • 交通事故诉讼:是否一次性解决取决于具体情况

    交通事故诉讼是否能一次性解决取决于具体案情。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或裁定,可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对于涉及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诉讼时效为一年,涉及财产损失的为三年。摘要是否一次性解决交通事故诉讼取决于具体情况,涉及诉讼流程和时效注意事项。

  • 简易程序调解离婚流程
  • 法院组织调解应注意的问题
  •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