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交给受送达人。具体情况如下:
当受送达人是公民且本人不在时,可以交给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
当受送达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时,应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当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时,可以交给代理人签收。
当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时,可以交给代收人签收。
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即为送达日期。
法院送达诉讼文书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直接送达是指法院指派本院工作人员将诉讼文书直接面交受送达人。
留置送达是指受送达人或其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将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所,即视为送达。
需要注意的是,调解书不适用留置送达。如果当事人或其指定的代收人拒绝签收调解书,说明当事人已反悔,不应将调解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
委托送达是指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时,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委托送达时,委托法院应出具委托函,并附上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和送达回证,以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邮寄送达是指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时,通过邮局将诉讼文书挂号寄给受送达人。邮寄送达时,应附有送达回证。如果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与送达回证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不一致,或者送达回证没有寄回,以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转交送达是指法院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所在单位,由单位转交受送达人。
转交送达适用的范围包括:
代为转交的机关或单位收到诉讼文书后,必须立即交给受送达人签收,以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公告送达是指法院以公告方式将诉讼文书内容公之于众,经过法定期间后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是一种推定送达,适用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送达回证的必要性和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送达诉讼文书时必须附带送达回证并直接交给受送达人。当受送达人无法直接接收时,可以交给同住成年家属、法人负责人等签收。如果受送达人拒收,可以采用留置送达等方式处理。此外,还可以采用传真
关于委托送达是否计入审理期限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民事、行政案件的通知当事人的方式多样化,包括电话通知和传票送达等,但通知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法院可以通过简便方式传唤当事人开庭或调解,
开庭传票与出庭通知书的区别。开庭传票是法院在特定程序和诉讼开始时发出的书面通知,传唤与案件有关的人员到庭;而出庭通知书主要针对检察院、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文章介绍了出庭通知书的格式和相关法律规定,并强调了开庭传票和出庭通知书在对
《民事诉讼法》中有关骚扰行为导致拘传的相关规定。法院有权对必须到庭而拒不到庭的被告进行拘传,前提是已进行两次传票传唤且无正当理由。拘传是针对经过合法传唤后拒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的措施,必要时可使用戒具等强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