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合同 > 人身保险合同 > 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围怎样确定

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围怎样确定

时间:2023-12-07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80
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而安全问题是政府主管部门比较关心的,出现安全问题时,主管部门一般会责令施工方停工整治,而施工方为了减少损失可以购买保险,那么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围怎样确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围如何确定

工程承包的定义和类型

工程承包是指具有施工资质的承包者通过与工程项目的项目法人(业主)签订承包合同,负责承建工程项目的过程。工程承包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基础设施和土木工程、以资源为基础的工程和制造业工程。

确定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范围的方法和要求

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围应根据施工合同的约定确定。一般而言,工程承包人应该投保施工设备险和员工意外伤害险等。具体要求如下:

1. 工程承包人应该为租赁或提供给劳务分包人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办理保险,并支付保险费用。

2. 劳务分包人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并为施工场地内自有人员生命财产和施工机械设备办理保险,支付保险费用。

二、制约建筑工程保险发展的问题

部分政府部门公共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在建筑工程保险尚未成为强制性法定保险之前,政府部门尤其是主要负责人的态度对该险种的实施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尚未意识到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长尾效应,未能充分估计未来建筑工程质量缺陷引发的群体性矛盾,其公共风险管理意识仍然较为薄弱。同时,他们还未真正认识到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手段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并成为重大事故问责缓冲带的重要作用。

部分业主单位经营行为短视

尽管房地产行业利润空间较大,但部分业主单位仍将工程质量保险视为额外成本,不愿投保。个别企业甚至存在偷工减料、节约成本的倾向,不希望保险公司介入强化质量管理。在缺乏法律或行政强制的情况下,业主单位参保热情不高,甚至通过各种途径摆脱其应负的房屋质量责任。这是目前建筑工程保险得不到大力执行的主要原因。

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尚未落实

尽管上海已经出台了较为成熟的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制度,但自试点之后,并未得到全面推广和落实。负责质量安全监管的中介机构仍由建设单位选择确定,保险公司缺乏建筑工程风险管控的抓手,无法落实真正意义上的全程风险管理。而建筑工程质量责任险的特点在于加强事前的防范,将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少灾害发生的次数和危害,而非依靠事故发生的概率来赚取利润。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建筑工程保险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积累的经验数据和熟悉建筑工程专业知识的保险人才。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单一,费率制定缺乏科学性,与业主和施工单位的风险管理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程欠款产生原因分析

    工程欠款产生的多种原因。首先,由于承、发包双方信息不对称,承包人在交易初期处于劣势地位,难以正确选择交易对象和了解真实情况。其次,工程款的拖欠往往源于双方对工程款数额的争议,解决质量、工期等争议是解决工程欠款问题的前提。此外,缺乏有效的清欠手段和国家

  • 项目工程承包协议

    关于项目工程承包协议的详细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地点、工期、承包形式、质量标准、工程价款等条款。双方约定了发包方和承包方的责任义务,并详细列举了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此外,文章还简要介绍了工程项目的承包模式,包括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承包、设计—建造、平行

  • 发包人的连带责任

    工程承包合同无效时发包人的连带责任问题。文章提出了处理工程承包合同纠纷的四种方法:当事人自行协商、第三人居中调解、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和向人民法院起诉。其中仲裁和诉讼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中一种途径解决纠纷。

  • 交通事故后起诉保险公司是否必要

    交通事故后是否需要起诉保险公司才能获得赔付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只要符合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公司会履行理赔义务,不必起诉。争议处理可通过协商和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保险理赔的原则包括重合同、守信用、实事求是、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 发包方违约责任及相应补偿措施
  • 合同的定义和含义
  • 网签与纸质合同的法律效力
保险合同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