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的所有制分为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我国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土地以宗地为单位进行登记。宗地是指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
土地登记簿是土地权利归属和内容的根据,土地权利证书是土地权利人享有土地权利的证明和对使用权的确认。土地权利证书包括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使用证和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
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和养殖水面等,用于农业生产。建设用地用于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建设用地使用者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利用该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可以通过出让或划拨等方式进行。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国家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土地使用权划拨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将土地使用权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转让或者抵押等方式进行转移。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可以采取出售、交换和赠与等形式。土地使用权的灭失可以由于使用年限届满、提前收回或土地灭失等原因。
土地出让金是指政府以出让等方式配置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全部土地价款。具体包括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所取得的总成交价款,以及其他与土地使用权出让有关的收入。
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有权将土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抵押。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可以伴随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的转让。
棚户区是指简易结构房屋较多、建筑密度较大、房屋使用年限较长、使用功能不全、基础设施简陋的区域。棚户区改造是指列入规划的改造项目,改造安置住房是指用于安置被征收人的住房。
公共租赁住房是指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和新就业无房职工出租的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可以是成套住房或宿舍型住房。
土地抵押权是土地使用权人将土地使用权作为债权担保的权利。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是以土地使用权为抵押物进行融资担保的行为。
土地抵押登记的流程,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地价评估与合同签订,抵押登记申请及审查过程,以及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和变更登记等环节。其中,针对不同取得方式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详细阐述了地价评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同时,也介绍了申请抵押登记所需提交
土地使用租赁合同的签订及相关内容。合同明确了出租方和承租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土地的位置、面积、租赁期限、租金支付方式及违约责任等。承租方需合法经营,不得擅自转租或改变土地状况。合同还规定了费用承担、合同解除条件及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
土地抵押后的买卖问题,包括抵押期间转让抵押物的规定和注意事项。根据《物权法》和《担保法》的规定,抵押人需征得抵押权人同意才能转让抵押财产,转让时需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该物已抵押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土地抵押登记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包括委托评估机
土地发证机关的相关知识。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分别是县级或市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需向相应机关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经过核实后,政府将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