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文书 > 答辩状应在什么时限内提出

答辩状应在什么时限内提出

时间:2023-10-02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8468
当自己被他人起诉到法院的时候就成为了被告,被告在面对诉讼的时候忽视不理对自己来说危害比较大,应该要积极的答辩进行辩护,才能够有机会在诉讼中胜诉,要及时缴纳答辩状,答辩状应在什么时限内提出?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仔细讲解。

答辩状的提出时限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根据法院的规定,起诉状副本应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发送给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通过答辩状,被告可以对原告提出的起诉事实、理由和根据以及请求事项进行有针对性的答辩,阐明自己的理由和要求,并提供事实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样,法院可以全面了解诉讼双方的意见和要求,以便合理、合法和及时地处理案件。

答辩状的意义和权利

答辩状是被告以书面形式对原告的起诉进行反驳和辩解的一种法律权利。其目的是使被告能够在开庭审理前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进行辩解,同时也使法院能够尽快了解双方争议的焦点,有利于查清事实并公正地审理。被告是否书写答辩状可以由其自行决定,答辩是被告的权利而非义务。被告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交答辩状,也可以选择放弃这一权利。然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告不提出答辩状并不会影响法院的审理。如果超过15天的法定期限,被告没有提交答辩状,法院将不再等待,并视为被告放弃了提交答辩状的权利,继续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当然,被告不提出答辩状并不意味着放弃了自己的诉讼权利,被告仍有机会在开庭审理中详尽地发表意见和主张,并进行辩驳。

答辩状的写作要点

民事答辩状是民事案件被告或被上诉人在收到起诉状或上诉状副本后,在法定期限内,针对原告的起诉状或上诉状的事实、理由及诉讼请求,作出答复和辩驳的文书。

1. 首部

在文书上部正中写明“民事答辩状”,在标题下方写明答辩人的基本情况,与起诉状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相同。同时,应明确案由与原告(或上诉人)纠纷的性质。文书名称的字体应比正文大一号。

2. 正文

答辩理由是答辩状的核心部分,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对事实部分进行答辩:对起诉状(或上诉状)中所述事实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表示意见。如果所诉事实全部不能成立,应全部予以否定;如果部分事实不能成立,应部分予以否定,并提供反证来证明符合客观真实的事实,以反驳原告或上诉人。

(2) 对适用法律方面进行答辩:首先,如果事实有出入,必然会引起适用法律的错误,论证理由可以简要阐述;其次,如果事实没有出入,但原告对实体法条文的理解错误,提出了不合法的要求,可以依法进行反驳;最后,如果原告起诉(或上诉人上诉)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没有具备引起诉讼发生和进行的条件,可以就适用程序法律进行反驳。

(3) 提出答辩主张:在提出事实和法律方面的答辩之后,应明确自己的答辩主张,即对起诉状或上诉状中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是否完全接受,或部分接受,并明确表达对本案的看法,请求法院驳回起诉或上诉。

3. 尾部

在文书右下方,分两行写明致送机关,即“此致XXXX人民法院”。附注明本答辩状副本的份数、物证或书证的件数,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址。最后,答辩人应在文书右下方署名,并注明年月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诉讼程序及受理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的流程。当事人需提交起诉状,法院审查后受理并立案。法院会通知被告并提出答辩状,然后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前准备。开庭审理包括通知诉讼参与人、核对身份、宣布纪律、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步骤。案件应在六个月内审结,如需要延长需经院长批准。当

  • 一、民事诉讼中对仲裁管辖移送的答辩期限

    我国民事诉讼中关于仲裁管辖移送的答辩期限及相关规定。当事人对仲裁管辖移送有异议的,应在收到起诉书副本后的15天内提出异议。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提出答辩状后,法院会进行审查。如果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法院会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

  • 答辩状

    答辩人在离婚纠纷中的答辩状。答辩人指出被答辩人在诉状中没有如实陈述案件事实,提出关于孩子抚养权和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问题。答辩人不同意将孩子交给被答辩人抚养,认为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的成长。同时,答辩人对夫妻共同财产提出异议,要求依法分割商铺

  • 劳务合同劳动争议判决书

    劳务合同劳动争议判决书的构成以及民事终审判决的相关内容。文中介绍了判决书的四部构成以及各部分内容。此外,文章还详述了劳动争议的范围及解决方法,包括协商程序、申请调解、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等,并概述了调解步骤。

  • 男方不同意离婚答辩状
  • 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
  • 答辩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