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的答辩状

时间:2024-04-19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8481
法院开庭审理后如果当事人对法院判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一般要当事人出具答辩状的,以表明当事人的诉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在一定时间内审理,那么二审的答辩状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辩护意见书

一、本案定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1. 关于被告人项XX是否去了厨房的问题

原审认为项XX从刘*荣家厨房的刀架上取来一把水果刀藏于裤兜,但是除了项XX的供述和被害人何XX的陈述外,没有其他证据证明项XX去了厨房并取刀。因此,关于去厨房的交待是孤证,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2. 刀是否是项XX从身上掏出来的问题

原审认为项XX返回客厅后,掏出刀子朝魏XX右腋等部位捅刺数下,但是何XX在公安机关的证言自相矛盾,不符合逻辑推理。对这一关键情节,原审法院没有进行仔细核对。因此,该证据不足以支持项XX从身上掏出刀的说法。

3. 引发本案的根本原因证据不足

原审判决认为项XX数次对魏XX出言不逊是引发本案的根本原因,但根据陆XX在公安机关的证言,被害人和项XX一直在向主任反应项XX的过失,被害人的行为是为了向主任反映问题,而不是被告人的出言不逊。因此,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错误。

4. 公安机关办案合法性存在疑问

项XX在公安机关的供述中有明显变化,而且是在取得何XX的陈述之后取得的,这引发了对公安机关办案合法性的怀疑。

5. 刀上未进行指纹鉴定

重要物证刀没有进行指纹鉴定,这是直接影响被告人量刑情节的证据,但未做鉴定,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6. 被害人膝部伤的形成问题

没有任何材料证明被害人膝部伤是如何形成的,这是一个疑点。

二、被害人具有重大、明显的过错

被害人在项XX的领导面前进行殴打,严重侮辱了项XX的人格,被害人对引发本案负有直接责任。

三、本案量刑畸重,项XX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根据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本案中,项XX的主观恶性不特别严重,犯罪情节不特别恶劣,因此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四、被告人有真诚的悔罪表现,愿意赔偿被害人

项XX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良好,得到领导的认可。他是初犯和偶犯,正在与被害人家属协商赔偿事宜,并愿意动用自己的住房公积金和养老保险金作为赔偿。他的家庭生活困难,父母年老,孩子年幼,他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不应再让另一对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承受同样的打击。

结论

综上所述,本案据以定罪的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被害人具有重大、明显的过错;量刑畸重,项XX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被告人有真诚的悔罪表现,愿意赔偿被害人。因此,请求贵院从轻改判。

以上是我们的辩护意见,请考虑采纳。谢谢。

辩护人:
***律师事务所律师何**
**律师事务所律师杨**
二00九年十一月十七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反诉人基本情况

    一篇反诉状的基本情况,包括反诉人和被反诉人的基本信息、反诉请求、事实理由以及证据和证人。文章详细列出了反诉人的请求,并具体描述了被反诉人的罪行事实、时间和地点等要素,同时阐述了被反诉人罪行的性质和法律依据。最后,文章还提到了证据的来源和证人的相关信息

  • 男方离婚答辩状

    男方A某某与女方B某某的离婚纠纷答辩状。答辩人A某某表示夫妻感情尚未破裂,但被答辩人B某某存在违背夫妻忠实义务的行为。A某某同意离婚,但责任在于B某某,并要求法院做出公正判决,保护其合法权益,包括儿子抚养权、财产分割、精神损害赔偿等。

  • 袭警后如何取得谅解书

    如何取得对袭警行为的谅解书。文中提到,可以通过直接与警方和对方当事人协商处理,达成和解协议并取得谅解。具体案例为犯罪嫌疑人XX因酒后失控造成的伤害案件,通过双方协商,最终取得了受害人的谅解,并同意给犯罪嫌疑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 答辩状

    民事诉讼答辩状的撰写要点及答辩人在具体案例中的答辩意见。答辩状需分清是否属于法院主管,注意管辖、诉讼主体、起诉期限和诉讼时效等问题。答辩时需围绕原告起诉状中的事实和理由进行,有权否认不利事实并阐述有利事实。案例涉及答辩人与被答辩人之母的感情纠葛和离婚

  • 原告: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族,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生,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
  • 答辩状
  • 被告答辩状请律师写多少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