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原则是指司法鉴定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它是评断鉴定过程和结果是否合法以及鉴定结论是否具备证据效力的前提。司法鉴定原则主要体现在鉴定主体合法性、鉴定材料合法性、鉴定程序合法性、鉴定步骤、方法、标准合法性以及鉴定结果合法性等五个方面。
1. 鉴定主体合法性:司法鉴定机构必须是按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经过省级以上司法机关审批并取得司法鉴定实施权的法定鉴定机构,或者按照规定程序委托的特定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必须是具备规定条件并获得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执业许可证的自然人。
2. 鉴定材料合法性:鉴定材料主要指鉴定对象及其作为被比较的样本(样品)。鉴定对象必须是法律规定的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法律未作规定的专门性问题不能作为司法鉴定对象。鉴定材料的来源(包括提取、保存、运送、监督等)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
3. 鉴定程序合法性:包括司法鉴定的提请、决定与委托、受理、实施、补充鉴定、重新鉴定、专家共同鉴定等各个环节必须符合诉讼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
4. 鉴定步骤、方法合法性:鉴定的步骤和方法必须经过法律确认,是有效的。鉴定标准要符合国家法定标准或部门(行业)标准。
5. 鉴定结果合法性:主要表现为司法鉴定文书的合法性。鉴定文书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文书格式和必备的各项内容,鉴定结论必须符合证据要求和法律规范。
申办材料:
1. 申请表;
2. 身份证、专业技术职称、行业执业资格、学历、符合特殊行业要求的相关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经历、专业技术水平评价及业务成果等证明材料;
3. 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办理程序:
个人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应当由拟执业的司法鉴定机构向司法行政机关提交相关材料。个人兼职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提供所在单位同意其兼职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书面意见。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省级司法行政机关作出准予执业的决定,颁发《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登记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其所在司法鉴定机构并说明理由。
办理时限:法定时限。
鉴定机构应当在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委托事项的鉴定。然而,在实际的鉴定实践中,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有的甚至需要四十五天或两个月。因此,实际通知的时间应当视为鉴定完成的时间。
如果委托鉴定的内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的技术问题或者检验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经鉴定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间可以延长,延长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也就是说,两个月应当是延长过的鉴定期限了。如果鉴定机构还要继续拖延时间,除非有其他特殊情况,应当视为超时鉴定的违规行为。委托人及其家属应当积极督促鉴定机构出具鉴定结论。
如果司法鉴定机构与委托人对完成鉴定的时限另有约定,按照约定的时间出具鉴定报告。
在鉴定过程中,补充或重新提取鉴定材料所需的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如果是因为当事人没有按时或充分提供鉴定材料导致鉴定时间延误的,延误的一方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司法鉴定资料的保存问题。当事人在委托鉴定时需提供相关鉴定资料,包括病历和CT等原件。鉴定机构应整理保存资料,但可通过照相、复印等形式保存资料,不一定需要保存原件。被害人家属不能查看鉴定报告原件,公安机关有义务告知鉴定意见。如有异议,可申请重新鉴定,但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网络司法拍卖竞价期间无人出价的处理方式,包括依法流拍并再次拍卖,同时规定了流拍后的公告时间和再次拍卖的起拍价标准。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房产拍卖的完整流程,从客户委托到拍卖品的权属移交,包括鉴定与估价、确定拍卖底价、确定拍卖日期、发布拍卖公告、审查竞买人资
伤情鉴定的程序及相关规定。鉴定流程包括委托鉴定、司法鉴定的依据和评定标准、伤残鉴定结论的处理以及异议处理。当事人需在规定期限内申请伤残评定,依照《道路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规定进行。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申请重新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