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可以携带身份证或委托人身份证前往法院档案室查阅一审案卷。在案卷中,可以查看一审委托鉴定时的法律依据,包括交接单、交接回单等司法程序。通过检查这些文件,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过错。根据人大关于司法鉴定管理的决定以及民诉法第72条,法院应该委托法定的司法鉴定。如果坚持要求法定司法鉴定,医学会肯定不会提供公正的结论。此外,根据中华医学会章程,医学会是一个社会团体,即使其鉴定存在错误,也无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另外,根据民诉法第132条,重新鉴定的情况下可以延期开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76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以查明专门性问题的事实。当事人申请鉴定时,应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如果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指定鉴定人。
如果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但人民法院认为专门性问题需要鉴定的,应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根据第77条规定,鉴定人有权了解进行鉴定所需的案件材料,必要时可以询问当事人和证人。鉴定人应当提出书面鉴定意见,并在鉴定书上签名或盖章。
根据第146条的规定,以下情况之一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1. 有正当理由未能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2. 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
3. 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
4. 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司法鉴定机构在收到委托后,应对委托的鉴定事项进行审查。只有属于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委托鉴定事项的用途和鉴定要求合法,并且提供的鉴定材料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委托,才应受理。如果提供的鉴定材料不完整或不充分,司法鉴定机构可以要求委托人补充;委托人补充齐全后,可以受理。
司法鉴定机构不得受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鉴定委托:
1. 委托事项超出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
2. 鉴定材料不真实、不完整、不充分或取得方式不合法;
3. 鉴定事项的用途不合法或违背社会公德;
4. 鉴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鉴定执业规则或相关鉴定技术规范;
5. 鉴定要求超出本机构的技术条件和鉴定能力;
6. 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情形。
对于不予受理的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应向委托人说明理由,并退还其提供的鉴定材料。
司法鉴定资料的保存问题。当事人在委托鉴定时需提供相关鉴定资料,包括病历和CT等原件。鉴定机构应整理保存资料,但可通过照相、复印等形式保存资料,不一定需要保存原件。被害人家属不能查看鉴定报告原件,公安机关有义务告知鉴定意见。如有异议,可申请重新鉴定,但
抑郁症的司法鉴定程序。文章详细介绍了司法鉴定所需的申请材料,包括委托书、案件情况、疾病资料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鉴定流程、缴纳鉴定费用的相关规定。此外,文章还阐述了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立与属性,包括其执业机构的条件、登记要求等。最后,文章详述了精神病司法
司法鉴定业务中个人不得从事的情形及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条件。不得从事的情形包括受过刑事处罚、公职处分、被撤销登记、所在机构受处罚等。申请条件则要求具有良好的品行和相关的高级职称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司法鉴定合法性原则的内容,包括机构合法性、鉴定人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废止《司法鉴定收费管理办法》及其相关文件的决定,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本地的司法鉴定收费标准。同时,强调司法部和国家发改委不再制定新的收费管理规定,各地区需依法自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