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税是指以土地为课税对象,根据土地的面积、等级、价格、收益或增值等因素计征的一种货币或实物税收。它是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进行税收调节和管理的一种手段。
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应税土地面积。根据规定的税额,按照计税单位税额和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进行计算和征收。
根据税法规定,以下土地可以免征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缴纳。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额 = 应税土地的实际占用面积 × 适用单位税额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包括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城市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国有土地的单位和个人。租住公有住宅的住户不交土地使用税,居住自购的商品房住宅、私有住宅者都应依法缴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一般按年计算,分期缴纳,分期标准可以是半年、一季等。具体的缴纳方式和时间由各地税务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规定。
土地发证机关的相关知识。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分别是县级或市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需向相应机关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经过核实后,政府将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
土地使用税是根据实际使用土地的面积和单位税额来计算的。根据规定,每平方米的年税额在大城市为1.5元至30元,中等城市为1.2元至24元,小城市为0.9元至18元,县城、建制镇、工矿区为0.6元至12元。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税都是按年征收、分期
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税额计算征收。单独建造的地下建筑用地,暂按应征税款的50% 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期缴纳。具体缴纳期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目前各地一般规定为每个季度缴纳一次或者半年缴纳一次,每次征期15天或者1个月。新征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日起期满1年的时候开始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新征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