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事仲裁不受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的限制,而是实行协议管辖。要通过仲裁解决合同纠纷,必须满足以下前提条件:当事人之间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该协议可以是合同中设立的仲裁条款,也可以是在合同之外专门达成的仲裁协议。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仲裁协议必须明确当事人之一或双方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仲裁协议要明确仲裁事项,即合同纠纷的具体内容。
仲裁协议应明确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根据上述要求,你公司与某金融机构所签合同中的仲裁约定是无效的。首先,“可依约定向有关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并不是明确的仲裁意思表示,而且仲裁机构的约定也不明确。
其次,该条款中“或向合同签订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起诉”的约定与约定仲裁是相矛盾的。一般认为,在仲裁法生效后,民商事争议的解决方式要么选择仲裁,要么选择诉讼,不能同时选择。诉讼是一种强制管辖,即使合同中没有约定诉讼,当事人仍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前提是合同中没有有效的仲裁条款,也没有另外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如果你公司与某金融机构无法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那么该合同纠纷就不能提交仲裁。考虑到该合同标的额超过了基层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向合同签订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起诉”的约定也是无效的,只能向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因此,建议你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如果有意通过仲裁快捷、不公开地解决可能发生的合同争议,应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在解决合同争议的方式下设置有效的仲裁条款。如果对方提供了格式合同文本,你们有权对合同条款进行修改,包括增加或减少条款,当然也有权修改仲裁条款。例如,可以采用武汉仲裁委员会的标准示范仲裁条款:“因履行本合同所产生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争议,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可以将该争议提交武汉仲裁委员会仲裁。”
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要件。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基础,对当事人和相关主体具有法律效力,一旦依法成立,当事人须遵守。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庭或机构受理案件的基础,涉及对当事人重大权利的处分。有效的仲裁协议应具备条件:当事人具有缔约资格和能力,协议内容明确并符
甲乙双方就某一事由达成的仲裁协议。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纠纷时,双方同意将纠纷提交至XXX仲裁委员会仲裁,并遵守仲裁裁决。协议一式三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纠纷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纠纷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成立、归属和内容等争议,当事人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流转方式包括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入股等,根据双方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
劳动者在工作四天后辞职,老板不发工资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投诉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有权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包括基础工资和非基础工资等,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此外,工资条一般包含月收入、扣款等内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