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仲裁是解决公司与员工之间发生劳动争议的合法途径。该劳动仲裁裁决结果并不属于行政处罚行为,劳动仲裁案件本身的客观存在并不会影响公司的上市。
人事专员如何应对企业被劳动仲裁
一、首先要把仲裁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作为合格的HR,谨记避免因为你的工作过失而招致企业被仲裁。你要知道,一旦企业被仲裁,即使为了企业利益,你中间耗费了很大心力,但仲裁结果都是企业要付出代价,没有一个企业的老板愿意把钱白白花在赔偿员工上。
所以,平时你的预防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你要掌握规避企业用工风险的实战经验。首先,一旦发现企业存在用工风险,要大胆向你的领导说明,如果你有能力结合《劳动合同法》的条文,做一份风险评估报告(报告中要包含企业可能付出的具体代价)就更能引起你的领导重视了。
其次,当你准备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首先检查一下自己的基础工作是否做到位了。比如:劳动合同是否签订?是否已做就业登记?保险和公积金缴纳情况等等。只有你确认自己的基础工作已经做到位了,才能与员工做劝退面谈。
总之,“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上策。
二、巧妙和解为先
一旦你的防范工作失败了,你所在的企业真的被员工仲裁了,肿么办?不要慌,《劳动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所以仲裁机构还是建议企业和员工先进行协商处理的。
同时,双方尽量谈一个和解的条件。有些条件是可以维护双方利益的。比如未给员工缴纳保险,可以一次性赔付员工低于实际企业要支付的保险费用,这样员工也可以不扣除个人部分,你也省去了补缴的麻烦。所以和解条件的谈判是一项技巧,在此提醒HR们要注意修炼此门技能。
三、要与仲裁员或法官处理好关系
作为HR,你在处理劳动仲裁事件的过程中,处理好与仲裁员的关系也很重要。如果员工申请上诉,还要求你处理好与法官的关系。这里所谓的“处理好关系”并不是要求你行贿。
既然已经被仲裁了,应该是企业有做的不到位之处,你如果再表现的无理和强势,会引起仲裁员和法官的反感。
四、HR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作为HR,你在面对劳动仲裁事件时,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把这个过程当做是历练的机会。努力平衡好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同时,你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处理劳动仲裁的过程可能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
五、“亡羊补牢”法则仍然适用
执行完劳动仲裁结果,并不代表着HR的工作就结束了。在这里,“亡羊补牢”工作非常重要。你要马上查漏补缺,仔细审查一下企业还存在哪些风险点,你自己的工作还有哪些不完善之处。借机向领导提出改进建议。
或裁或审制度以及一裁终局制度的相关内容。前者尊重当事人选择争议解决途径的权利,仲裁协议排除法院管辖权,但特定情况下法院仍有权审理案件。后者则规定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产生法律效力,不可再向法院起诉或复议,但符合法律规定的撤销情形时可申请审查核实。
劳动争议仲裁的举证责任原则,分析了举证责任的两方面含义,并指出劳动争议仲裁一般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对于劳动关系特殊性导致的不同性质的劳动争议,应适用不同的举证责任原则。对于平等关系引起的劳动争议,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而对于隶属关系和人
劳动争议的仲裁程序。首先,当事人需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申诉人需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并且申请属于受理范围和管辖范围内。仲裁委员会审查受理后,将组织仲裁庭进行调查取证、拟定仲裁方案等工作。仲裁庭将在开庭前通知当事人,对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自行退庭的当事
疫期间员工的工资核算标准将严格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执行。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因受疫情影响造成当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时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