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2年新修订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的规定,所谓“闲置土地”,是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超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划拨决定书约定、规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国有建设用地。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及《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等相关规定,认定为闲置土地的构成要满足三个要件:
根据《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以下情形可认定为闲置土地:
土地资源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国家为了避免土地使用权人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却不按期进入开发日程,将土地长期搁置、造成土地浪费的行为,法律对土地闲置的行为进行了规制。
在实践中,土地使用者在实际动工迟延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政府原因造成的。因此,以土地闲置的期限作为标准有违公允。根据立法宗旨来看,土地使用者有能力开发但有意囤积土地、拖延开发的主观目的是认定闲置土地的重要标准。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权利。农民拥有维护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预征知情权、调查结果确认权等权利。同时,政府有义务公告征地批复结果、土地补偿方案等。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有权对补偿标准提出异议,拒绝未全额支付补偿费的政令,并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进行举报。
征收集体土地后,征收人在征收后未动工开发满2年的,由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土地闲置费不得列入生产成本;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后进行公告,并在三个月内,由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统一将征地补偿的各项费用直接支付给被征地村集体经济组织,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参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作出征缴土地闲置费之前,要以书面的方式告知其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1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虽申请续期但未获得批准的,土地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闲置土地是指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超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划拨决定书约定、规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国有建设用地。区县国土部门在下达《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决定书》后,原登记发放国有土地适用证的机关就可以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