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6〕7号)第二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案件时,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仲裁法》规定,仲裁庭通过调解达成协议的,应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该调解书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对仲裁裁决在15日内不起诉,期满后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对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严格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执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应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程序办理。在执行中,对于企业拒绝给职工安排工作并且不发工资或不给福利待遇的情况,人民法院可按《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通知银行或信用社扣划应付的工资和应享受的福利待遇,必要时可责令企业赔偿该职工的实际经济损失。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时,争议的双方仍然是企业与职工。双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和诉讼地位上是平等的。此类案件不属于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在审理时,应以争议的双方为诉讼当事人,不应将仲裁委员会列为被告。
根据《劳动法》第82条、83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经仲裁委员会裁决后,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案件必须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程序后,才能提起诉讼。
公司被劳动仲裁的处理方式。建议先尝试和解并达成协议,再提交给仲裁庭制作调解书以确保执行力。同时,介绍了劳动争议调解的相关法律知识,包括可以向哪些组织申请调解以及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
劳动争议调解后一方不执行的情况。如果调解后一方不执行,另一方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请仲裁。仲裁下达后,责任方仍不执行,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向劳动纠纷调委会提出调解申请时需提交的资料,以及解除事实劳动关系时是否需要先行确认劳动关
劳动仲裁员对双方进行调解不成功的话,会给双方下达裁决书。双方领取裁决书15天内如果不服,可以起诉到当地人民法院,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生效,那么就可以去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了。第四十一条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
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机构作出劳动仲裁后,用人单位仍然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