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法》第82条规定了,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仲裁委申请仲裁。其中,“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具体指工作交接时,还是劳动关系终止日。近日,律师和律所在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法庭上PK对这一规定的理解。
2007年6月18日,原告入职北京市君*君律师事务所,任职律师助理。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终止日期为2008年1月31日。一年来,原告勤勤恳恳工作,2008年1月君*君律所还是通知了其劳动合同届满终止。无奈,原告于2008年1月11日办理了离职手续,但单位拒绝支付补偿金。依《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补偿金应在工作交接的同时支付。经多次要求,均遭君*君律所的拒绝。无奈,原告提起劳动仲裁,仲裁委认可了被告君*君律所所说,劳动争议之日是双方办理工作交接之日,即2008年1月11日,已超过60日申请期为由驳回了其申诉请求。
原告认为,仲裁申请起算点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并非指工作交接之日。双方已于2008年1月11日办理工作交接手续,但并非办结工作交接手续,在办理交接手续过程中是否出现争议尚未知。且依被告惯例,1月份的工资于2月份才能发放,对于其是否能够按期发放,1月11日无法知晓,故无法知道争议是否发生,仲裁申请期不能起算。同时,陈先生的人事档案、律师关系于3月11日才办理转出,15日内办结,所以与被告的劳动关系不可能在1月11日终止,故此时仲裁申请期不能起算。故请求法院撤销仲裁裁决,同时要求君*君律所支付终止劳动合同补偿金2250元和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2250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陈先生与君*君律师所签订有劳动合同约定终止日期为2008年1月31日,且君*君律师所出具的单位委托存档人员聘用期内鉴定表等文件中亦注明聘用时间至2008年1月31日止,君*君律师所亦按1月份全月工资3800元发放陈先生工资,故应认定双方的劳动关系至1月31日终止。现双方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君*君律师所应向陈先生支付经济补偿金。
对于因自1月31日劳动合同终止至3月28日陈先生至仲裁委员会申诉,并未超过仲裁申请期限,故君*君律师所认为陈先生的申诉已逾仲裁申请期限的抗辩意见,法院不予采纳。对于君*君律师所认为已在1月份的工资中支付陈先生经济补偿金的主张,因该月工资条上明确注明按照全月基本工资3800元发放,并未显示君*君律师所所述的工资构成情况,故君*君律师所的此部分陈述,法院不予采信。
经济补偿年限自《劳动合同法》施行之日起计算,自2008年1月1日起至双方劳动关系终止不满6个月的,应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对于陈先生要求君*君律师所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支付赔偿金的请求,属劳动行政部门处理范畴,法院不予处理。
或裁或审制度以及一裁终局制度的相关内容。前者尊重当事人选择争议解决途径的权利,仲裁协议排除法院管辖权,但特定情况下法院仍有权审理案件。后者则规定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产生法律效力,不可再向法院起诉或复议,但符合法律规定的撤销情形时可申请审查核实。
劳动争议仲裁的举证责任原则,分析了举证责任的两方面含义,并指出劳动争议仲裁一般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对于劳动关系特殊性导致的不同性质的劳动争议,应适用不同的举证责任原则。对于平等关系引起的劳动争议,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而对于隶属关系和人
劳动争议的仲裁程序。首先,当事人需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申诉人需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并且申请属于受理范围和管辖范围内。仲裁委员会审查受理后,将组织仲裁庭进行调查取证、拟定仲裁方案等工作。仲裁庭将在开庭前通知当事人,对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自行退庭的当事
1、员工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及拖欠的工资、押金、经济补偿金、加班工资等;从你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以上就是“没有劳动合同辞退员工赔偿多少钱”的相关法律内容。由上文我们可以知道,在没有签劳动合同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