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协议仲裁制度,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确定将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纠纷提交仲裁或提起诉讼,但不能同时选择两者。如果双方达成仲裁协议,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请求,而一方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请求将不被受理。双方若未达成仲裁协议,则应当通过提起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而一方申请仲裁的请求将不被仲裁委员会受理。
除了协议仲裁外,在仲裁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就仲裁庭的组成方式进行约定,可以自主选择仲裁员或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可以约定仲裁是否公开进行;可以约定仲裁是否以书面审理方式进行;可以自行和解或自愿调解;可以自主约定裁决书是否包含争议的事实和裁决的理由等等。
仲裁在法律的指导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仲裁庭根据事实,依据法律和合同规定,参考国际惯例,并遵循公平合理原则,独立公正地作出裁决。
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都是来自经贸、法律、科技等各个社会领域的专家、学者或具有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的实际工作者,他们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社会声望。
仲裁程序简便,气氛平和,审理时间短,费用低廉。
未经当事人双方同意,仲裁不公开审理,且参与仲裁的各方人员不得向外界透露有关案件审理的情况。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一旦裁决作出,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次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请求将不被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受理。
根据相关国际公约的规定,我国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得到包括世界上主要贸易国家在内的130多个国家的承认与执行。当事人可以非常便利地向外国申请承认与执行我国仲裁机构所作的涉外仲裁裁决。
原告起诉被告的劳动争议案件。原告提出诉讼请求包括无需支付被告加班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和无需支付年度年终奖。事实和理由是某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是错误的,被告是原告的高级管理人员,签订了不定时工作协议,且当地未出台相关规定,因此不应支付加班工资。同时,
处理内容不明确的仲裁协议的三种方法。首先,鼓励当事人自行协商补充完善仲裁协议;其次,在仲裁机构发现协议缺失必要要素时,可以要求当事人补充完善;最后,人民法院在审查仲裁协议时,应理解仲裁与法院裁判是两种并列的解决争议的途径,只要当事人有仲裁意愿,就应尽
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程序的详细步骤。包括当事人申请、提供证据、合议庭审查核实以及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等环节。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涉外仲裁及外国仲裁事项的两个通知,详细说明了撤销和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审查程序和时间限制。
仲裁代理人的特点及其在仲裁活动中的作用。仲裁代理人以被代理当事人的名义参加仲裁,必须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行事,目的是维护被代理人的权益。代理人不能同时担任双方当事人的代理人。委托代理需提交授权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仲裁当事人有权申请财产保全,但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