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再审的主体为原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其他人无权提起再审申请。再审申请的对象是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与裁定,以及违反自愿原则或内容违法的调解书。
申诉则不受上述限制,可以针对未生效和已生效的法律文书,以及一些违法行为等。
申请再审的期限是法律文书生效后的2年内,超过2年则丧失再审权。申诉没有时间限制。
申请再审需符合法定情形,具体情形因不同法律文书而异:
对调解书的再审申请,只有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才可以申请再审。申诉不受上述法定情形的限制。
再审申请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即向原审法院或该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起。申诉可以向任何一个法院提出,还可以向检察院、人民代表大会以及新闻机关提出。
因申诉与再审存在如此大的区别,无论从性质还是作用上来看,这两者都是不能混淆的。在司法实务中,尤其是部分基层法院审判监督部门,应该予以厘清,不得混用这两种称谓。
一审裁判的终审地位及一审终审案件的再审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裁判被视为终审裁判,其他级别法院在适用法律规定允许的情况下也有权进行一审终审。对于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当事人对生效判决、裁定认为存在错误时,可分别申请再审或申诉,但不会停止原判决、
被告人不在原户籍时,可以申请到居住地法院管辖开庭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管辖权异议的处理,不存在再审问题的情形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中没有提出异议、逾期未提出异议或接受受诉后案件审理结束。而存在再审问题的情形主要是法院管辖权裁定错误时对案件实体的判决造成影响,
国家赔偿案件的审判监督程序。包括申请再审的流程、国家赔偿的定义和责任主体、申诉程序至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的规定、赔偿委员会重新审查和决定赔偿的流程、检察机关的监督以及立案程序和审查立案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在领取国家赔偿款后,如判决不服,可申请再审。
再审改判无罪后是否可以要求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原判决的刑罚已经执行,再审改判无罪的人可以向原判决法院提出国家赔偿请求。赔偿请求人需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如赔偿义务机关是人民法院,赔偿请求人可向其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