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再审的主体为原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其他人无权提起再审申请。再审申请的对象是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与裁定,以及违反自愿原则或内容违法的调解书。
申诉则不受上述限制,可以针对未生效和已生效的法律文书,以及一些违法行为等。
申请再审的期限是法律文书生效后的2年内,超过2年则丧失再审权。申诉没有时间限制。
申请再审需符合法定情形,具体情形因不同法律文书而异:
对调解书的再审申请,只有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才可以申请再审。申诉不受上述法定情形的限制。
再审申请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即向原审法院或该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起。申诉可以向任何一个法院提出,还可以向检察院、人民代表大会以及新闻机关提出。
因申诉与再审存在如此大的区别,无论从性质还是作用上来看,这两者都是不能混淆的。在司法实务中,尤其是部分基层法院审判监督部门,应该予以厘清,不得混用这两种称谓。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确认之诉涉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涉及股东资格确认等问题可能引起股权变动。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原告举证、提交证据清单、立案审查、缴纳费用和开庭审理等步骤。
一审裁判的终审地位及一审终审案件的再审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裁判被视为终审裁判,其他级别法院在适用法律规定允许的情况下也有权进行一审终审。对于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当事人对生效判决、裁定认为存在错误时,可分别申请再审或申诉,但不会停止原判决、
被告人不在原户籍时,可以申请到居住地法院管辖开庭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管辖权异议的处理,不存在再审问题的情形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中没有提出异议、逾期未提出异议或接受受诉后案件审理结束。而存在再审问题的情形主要是法院管辖权裁定错误时对案件实体的判决造成影响,
按撤诉处理的裁定能否申请再审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原告申请撤诉后,如果人民法院裁定撤诉,当事人对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可以申请再审,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人民法院对起诉情形的处理以及原告申请撤诉需要满足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