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对一裁终局的仲裁怎么救济
时间:2024-08-23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劳动者对一裁终局的仲裁如何救济
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者对一裁终局案件的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裁决的终局性
根据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以下劳动争议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1. 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2. 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劳动者救济的途径
根据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劳动者对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管辖约定的有效性
劳动争议的管辖分为两个阶段
劳动争议的解决采用仲裁前置的处理程序。劳动争议案件的管辖分为劳动仲裁阶段的管辖和法院诉讼阶段的管辖。在劳动仲裁阶段,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如果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那么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具有管辖权。换句话说,在劳动仲裁阶段,劳动合同履行地具有优先管辖权。
法院诉讼阶段的管辖
在劳动争议案件进入法院诉讼阶段时,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那么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将具有管辖权。
劳动诉讼的特殊性
对于劳动诉讼来说,其管辖问题有明确的规定,不得约定管辖于法无据。劳动诉讼案件与一般的民事案件有所不同,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如果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约定管辖,往往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因此,在劳动争议的解决过程中,应严格依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进行管辖的确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确认劳动关系案件是否属于一裁终局
确认劳动关系案件是否属于一裁终局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仲裁裁决并不属于一裁终局。终局裁决仅限于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特定案件,且金额需符合规定。其他劳动争议可提起诉讼。同时,确认劳动关系时,可参考工资支付凭证、工作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突破性设计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六大突破性设计,包括一裁终局、延长仲裁时效、缩短审理期限、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减轻经济负担以及突出调解程序等内容。该法律对申诉时效的期限、中止、中断和特殊规定作出了界定,但未设立最长权利保护期限。该法律的实施将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
-
劳动关系是否可以一裁终局
劳动关系在劳动仲裁中无法一裁终局的情况,并详细列举了劳动纠纷仲裁可以一裁终局的几种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劳动争议的定义,以及起诉状和劳动关系的区分。劳动者在维权时需先确认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区分事实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关系。
-
确认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仲裁并不是一裁终局
确认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仲裁并非一裁终局的问题。劳动纠纷仲裁的一裁终局主要适用于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争议金额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的情况,以及因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发生的争议。劳动关系涉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
-
劳动仲裁终局裁决后几日后执行
-
仲裁法对争议的可仲裁性的规定
-
申请工伤待遇赔偿时效是怎样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