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事仲裁程序的特点和优势
(1) 自愿性。提交仲裁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前提,有一方不同意仲裁都 不能进入仲裁程序。双方当事人同意仲裁后,双方协商确定仲裁机构、仲裁 庭的组成人员、适用程序规则等。
(2) 专业性。我国《仲裁法》规定了仲裁员的基本任职条件:“公道正派 的人员”、工作年限“满八年”、专业水平要求“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 专业水平”。各仲裁机构大都备有分专业的仲裁员名单,供当事人选择。
(3) 国际性。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目前为155个国家,包括我国在内) 都已成为《纽约公约》的缔约国,在一个缔约国作出的裁决,可以很方便地 到另一缔约国去申请执行。
(4) 快捷性。灵活高效快捷是仲裁最显著的特点和优势,裁决作出期限比诉讼审限明显缩短。仲裁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在仲裁规则的范围内约定案 件审理的程序和方式。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与法院的生效判决具有同等法 律效力。
(5) 保密性。仲裁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仲裁法》第四十条明确规 定“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 的除外”。各国有关的仲裁法律和仲裁规则基本都规定了仲裁的保密义务。
(6) 经济性。仲裁“一裁终局”,时间上的快捷性将会使仲裁成本相对节 省。仲裁过程中,当事人之间的对抗性较弱,且仲裁是不公开的,对当事人 之间今后的商业机会影响也很小。
(7) 独立性。《仲裁法》第八条规定,“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 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十四条进一步规定,“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 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关于劳动仲裁终局裁决的上诉问题。当事人对于劳动仲裁裁决无权上诉,但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终局裁决包括追索劳动报酬等争议,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劳动争议仲裁的受理范围包括确认劳动关系等争议,而管辖则根据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的内容,涉及案件信息、审理过程、申请人的诉求、被申请人的答辩、事实查明、证据确认、裁决结果等方面。裁决结果分为一裁终局和非一裁终局,并说明了裁决书的生效及司法救济方式。文章还提到了裁决书的使用说明,包括裁决书的签署、送达及执行等细节
劳动仲裁的程序及相关执行过程。裁决生效后,当事人可凭裁决书向用人单位执行,如单位拒绝履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一般需约6个月。仲裁程序包括申请仲裁、受理决定、开庭通知等步骤。申请劳动仲裁需满足一定条件和提交相关材料,仲裁委在收到申请后的五日内作出受
仲裁法对争议的可仲裁性的规定,包括当事人资格要求、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合同纠纷的范围以及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范围。同时,也指出了不适用仲裁的纠纷类型,如涉及身份关系的纠纷和行政争议等。另外,特殊纠纷如劳动争议和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调整不适用仲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