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仲裁之前,首先要了解案情,并确定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即找到被申请人。有些单位可能让劳动者签订空白合同,这样一旦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就很难确定用人或用工单位。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社保明细、工作牌(证)等来确认被申请人。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需要确定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般是区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的管辖权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工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委员会来管辖。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的撰写需要遵循一般格式,包括申请人的姓名、住址等个人信息,以及被申请人的名称、社会信用代码和地址等具体信息。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材料非常重要。可以准备《劳动合同》、工资单、社保明细等书面材料,并且如果有录音等证据,可以将其刻录成光盘等形式。
将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和相关的证据材料交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书需要准备一式三份,其中两份交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自己保留一份。如果是劳务派遣的情况,需要准备一式四份。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材料后,会在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会通知劳动者。如果受理,会一并通知开庭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
第三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七条: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诉讼活动。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的内容,涉及案件信息、审理过程、申请人的诉求、被申请人的答辩、事实查明、证据确认、裁决结果等方面。裁决结果分为一裁终局和非一裁终局,并说明了裁决书的生效及司法救济方式。文章还提到了裁决书的使用说明,包括裁决书的签署、送达及执行等细节
怀孕后被单位辞退的应对措施和相关法律常识。员工怀孕期间被辞退属于违法,可申请劳动仲裁并要求单位承担经济补偿金等责任。同时,介绍了劳动法的产生背景和其独立法律地位,包括其主要调整的内容,如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订立与解除等。劳动法旨在保护劳动者权
劳动仲裁的程序及相关执行过程。裁决生效后,当事人可凭裁决书向用人单位执行,如单位拒绝履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一般需约6个月。仲裁程序包括申请仲裁、受理决定、开庭通知等步骤。申请劳动仲裁需满足一定条件和提交相关材料,仲裁委在收到申请后的五日内作出受
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而辞退员工的法律处理方式。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等。文章还介绍了辞退的定义、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等,指出未签劳动合同会影响企业的劳动法律责任和约束力。此外,试用期和社保费用等问题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