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选举法 > 差额选举的优缺点

差额选举的优缺点

时间:2024-05-25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1058
差额选举是一种选举方式,由选民进行投票,在候选人之间进行选举。凡事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差额选举是有利也有弊的,需要进行权衡。那么,差额选举的优缺点是怎样的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差额选举的优点及特点

差额选举的优点

差额选举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的情况,从制度上切实提高选举的民主化程度。此外,差额选举也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使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差额选举的特点

差额选举的特点在于,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不良情况。

差额选举的两种方式

差额选举有两种方式:

1、直接差额选举

直接差额选举是指在正式选举中,候选人的数量多于应选人数。

2、预选与正式选举相结合的差额选举

预选与正式选举相结合的差额选举是先通过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再进行正式选举。

我国的差额选举法规定

根据我国现行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

1、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一律实行差额选举。具体的差额幅度为,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三分之一至一倍;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2、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秘书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主席,人民政府正职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的选举

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秘书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主席,人民政府正职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的候选人数一般应多1人,进行差额选举;如果提名的候选人只有1人,也可以等额选举。各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乡、民族乡、镇的人大副主席,人民政府副职领导人员的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1至3人,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具体的差额数由本级人大根据应选人数在选举办法中规定,进行差额选举。如果提名人数超过差额数,实行直接选举的要经过选民反复酝酿、讨论、协商按多数人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实行间接选举的则应在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先进行预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