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选举罪是一种故意犯罪行为,其主体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组织、管理选举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为人必须具有破坏选举或妨害公民自由行使选举权利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过失行为不构成破坏选举罪。
破坏选举罪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破坏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例如,使用暴力或威胁手段阻止选举工作人员进行正常的组织和管理活动;故意扰乱选举会场,使选举无法进行;收买、贿赂选举工作人员进行舞弊活动;伪造选举文件、选票或选民证,虚报选票数等。
二是妨害选民或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例如,使用各种手段迫使或诱骗选民违背自己的意志进行投票,或者阻止选民投票;对于控告、检举选举中违法行为的人,或对于提出要求罢免代表的人进行压制报复等。
依照法律规定,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上述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就构成了破坏选举罪。根据刑法规定,破坏选举罪的处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情节不够严重、尚不构成刑事处分的行为,可以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山西省曲沃县法院对吉县原副县长姜*仲破坏选举一案的审理结果。姜*仲为了当选吉县人民政府县长,指使他人贿赂部分吉县人大代表。法院认定姜*仲及同谋犯破坏选举罪,分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缓刑执行。此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文章指出要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的行为,根据其危害程度进行处罚。对于特定情况下实施的行为要从重处罚,并加强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有效维护公共交通安全秩序。
选举法修改对中国纵向民主新时代的开启。选举法从四个方面推进民主政治,包括基础作用、教育作用、监督作用和保障作用。修改后,农民群体将在各个层面迎来改变,包括更多话语权、更高的选举权和话语权,这将推动其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教育权利、社会文化权利的提升。
新规定下村干部选举的要求。包括任职时间、荣誉、思想政治素质、政策规章执行、工作表现、带领致富和服务群众的能力等方面。同时,还明确了不得参与选举的11类人员,包括参与不被认可组织、有处分记录、服刑记录、能力平庸低下、依靠不正常手段上位等人员。摘要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