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选举罪是一种故意犯罪行为,其主体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组织、管理选举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为人必须具有破坏选举或妨害公民自由行使选举权利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过失行为不构成破坏选举罪。
破坏选举罪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破坏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例如,使用暴力或威胁手段阻止选举工作人员进行正常的组织和管理活动;故意扰乱选举会场,使选举无法进行;收买、贿赂选举工作人员进行舞弊活动;伪造选举文件、选票或选民证,虚报选票数等。
二是妨害选民或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例如,使用各种手段迫使或诱骗选民违背自己的意志进行投票,或者阻止选民投票;对于控告、检举选举中违法行为的人,或对于提出要求罢免代表的人进行压制报复等。
依照法律规定,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上述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就构成了破坏选举罪。根据刑法规定,破坏选举罪的处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情节不够严重、尚不构成刑事处分的行为,可以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选举法对公民选举权的规定。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所有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受民族、种族、性别等条件限制。选举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前公布,如有异议可申诉至法院。代表候选人由各政党、团
确定选票有效性的规则。选票是否有效取决于填写是否符合选举法规定,如选票所选人数是否等于或少于应选人数。同时,选票填写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如符号和位置不符等将导致无效。在选举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了有效的投票人数和代表候选人当
中国法律上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相关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除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被选举权除了满足年龄条件,还需具备中国国籍并享有政治权利。这是一种广泛的政治权利。
村干部贿选的法律处罚和村干部选举的规定。对于贿选等不正当手段当选的村干部,当选无效,且会受到法律处罚。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村干部选举的规定,对村干部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包括工作经验、思想政治素质、政策规章执行情况等,旨在确保村干部的合法性、公正性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