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内瓦《汇票和本票统一法公约》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委任取款背书并不具备转让票据权利的效力,而是赋予被背书人代理权。如果背书上有“价值在托收中”、“为托收用”、“委托代理”或其他表明单纯委托的词语,持票人可以行使汇票上的全部权利,但只能以代理人身份背书。根据第二款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各当事人对持票人提出的抗辩有限于能对抗背书人的抗辩。同样地,《英国票据法》第三十五条认为,如果背书上注明“付与丙或其指定人、作托收用”,则被背书人有权收取票款,但并不具备转让票据所有权的权力。
从连续与不连续的角度分析,如果背书连续,可以证明这些权利的存在;如果背书不连续,首先不能证明背书人享有票据权利,也就无法证明被背书人通过“委托收款背书”享有代理权。换言之,当委托收款背书的被背书人行使他人请求付款的代理权时,必须凭借背书的连续性来证明这些权利。如果背书不连续,被背书人应提供其他相应的证据,否则,票据债务人有权提出抗辩。
根据《票据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汇票可以设定质押,质押时应在背书上记载“质押”字样。被背书人在依法实现其质权时,可以行使汇票权利。因此,设质背书是持票人为了设定质权而进行的背书行为,并不产生转让票据所有权的效力,被背书人享有的是质押权。根据《日本票据法》第十九条规定,背书人在背书上记载“因设质”或其他设定质权的文句时,票据债务人不能以基于人的关系抗辩背书人的事由对抗持票人,但如果持票人明知这对票据债务人有害而取得票据,则不适用此规定。此外,如果背书不连续,同样无法证明背书人享有票据权利,也就无法证明被背书人通过“质押背书”享有质押权。
换句话说,当质押背书的被背书人行使票据权利以实现其质押权时,必须凭借背书的连续性来证明这些权利。如果背书不连续,被背书人应提供其他证据,否则将面临票据债务人的抗辩。在一般情况下,设质背书应针对未到期的汇票设定质押,并非取得票据所有权,因此设质背书必须在背书上记载设质文句,并明确注明“质押”字样,否则对善意受让人应承担转让背书的责任。设质背书的被背书人即为质权人,有权收取汇票金额,尽管汇票所有权未转移,但票据债务人不能以对抗背书人的事由对抗作为被背书人的质权人,除非质权人存在恶意或重大过失。在理解质押背书的效力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非转让背书与其他具有非转让性质记载内容的法律效力一致。根据《规定》第四十八条规定,根据《票据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情况下,如果票据持有人进行背书转让,背书行为无效。背书转让后的受让人无权享有票据权利,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对受让人不承担票据责任。此外,《规定》第五十一条进一步明确,通过非转让背书取得票据的持票人,不能再进行“委托收款”背书和“质押”背书。也就是说,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票据责任。这一规定实际上旨在保护非转让背书背书人的权益。
转让票据权利及其附属行为的相关内容。介绍了背书转让和粘单转让的方式和法律要求,以及背书转让的法律效力,包括无需债务人同意、转让人不退出票据关系和更强的转让效力等。同时,也介绍了转让限制的相关内容,如不得转让的情况、完整转让的要求、无条件背书等规定。
委托收款背书的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代理权的授予、权利证明效力以及不具有权利担保效力。背书人通过委托收款背书将票据权利的代理权授予被背书人,同时连续性背书能够证明背书人享有票据权利。但被背书人在行使权利遭拒时,不得向背书人行使追索权,需由背书人承担责任。
依据票据法的规定, 背书不得附有条件。背书时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具有汇票上的效力。将汇票金额的一部分转让的背书或者将汇票金额分别转让给二人以上的背书无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票据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对票据上的其他记载事项,原记载人可以更改,更改后要由原记载人签章证明。是指《票据法》明文规定必须记载的,如不记载,票据即为无效的事项。例如,《票据法》规定背书由背书人签章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