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票的付款人是指履行汇票付款责任的当事人。一般情况下,汇票的付款人是受托付款人。根据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的不同,付款人的身份也有所不同。
银行汇票的付款人是参加“全国联行往来”的银行。当银行确认该汇票是真实有效的时候,付款人必须无条件地付款。无论买方账户存款是否足够,银行都必须履行付款责任,即使使用自己的款项进行支付,也不能拒绝付款。
银行承兑汇票的付款人是与买卖合同的买方签订承兑协议的承兑行。在票据到期时,无论买方账户存款是否足够,付款人都必须无条件付款。即使使用自己的款项进行支付,也不能拒绝付款责任。
商业承兑汇票的付款人是买卖合同中的买方。由其开户行受托付款。如果买方账户存款不足,受托付款人不承担付款责任,只是将汇票还给持票人或通过持票人的开户银行还给持票人。
传统的票据法理论认为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人(银行)是非基本当事人。承兑人在出票后才加入票据关系,因此收款人和被背书人可能会申请承兑。在市场信用较好的情况下,由收款人和被背书人申请承兑符合交易逻辑。但在市场信用不佳的情况下,收款人不相信未承兑的票据,只接受已承兑的票据。
实践中,银行承兑汇票是在出票人申请银行承兑后再交付给收款人的。承兑关系实际上发生在交付票据之前,在形成汇票关系时承兑人就已存在。因此,在实践中,可以将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人列为基本当事人。
另外,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人是买卖合同的买方。此种汇票必须经过买方承兑才具有票据效力。因此,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人具有双重身份,是汇票的基本当事人之一。
中国支票保证制度的缺失。中国票据法仅对汇票和本票有保证规定,未对支票实行明确的保证制度。这是因为支票的付款人特定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并且支票具有见票即付的特点,以保证支付迅速和携带方便。因此,为了维持支票的特性,中国票据法对支票没有规定保证制度。
汇票与本票的定义、类型及票据领域相关概念。汇票分为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前者由企业或个人签发,后者由银行签发。本票则是出票人承诺支付确定金额的票据,分为一般本票和银行本票。此外,还介绍了票据领域的重要概念如出票人、付款人、收款人、承兑人、背书人、持票人
汇票、本票和支票的法律定义、区别和相同点。汇票是委托付款人支付确定金额的票据;本票是出票人自己担任付款的票据;支票是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支付确定金额的票据。三者都具有设权有价证券、格式证券、文字证券等功能,但在具体使用、当事人、支付方式等方面存在区
商业汇票的相关知识。商业汇票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提示付款期限是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商业汇票的承兑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商业汇票结算是一种银行结算方式,适用范围相对较窄,只有合法的商品交易才能签发商业汇票。使用对象必须是开立存款账户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