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票是票据的一种,具有一切票据所共有的性质,是无因证券、设权证券、文义证券、要式证券、金钱债权证券、流通证券等。
(2)本票是自付证券,它是由出票人自己对收款人支付并承担绝对付款责任的票据。这是本票和汇票、支票最重要的区别。在本票法律关系中,基本当事人只有出票人和收款人,债权债务关系相对简单。
(3)无须承兑。本票在很多方面可以适用汇票法律制度。但是由于本票是由出票人本人承担付款责任,无须委托他人付款,所以,本票无须承兑就能保证付款。
本票的划分方法多种多样,根据签发人的不同,可分为商业本票(又叫“一般本票”)和银行本票;根据付款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即期本票和远期本票;根据有无收款人之记载,可分为记名本票和不记名本票;根据其金额记载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定额本票和不定额本票;根据支付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现金本票和转帐本票。
本票一般本票
一般本票:出票人为企业或个人,票据可以是即期本票,也可是远期本票。
本票银行本票
银行本票:出票人是银行,只能是即期本票。
本票出票
出票人
我国2004年修订的《票据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本票的出票人必须具有支付本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并保证支付。
本票必须记载
(1)表明“本票”的字样。
(2)无条件支付的承诺。
(3)确定的金额。
(4)收款人名称。(5)出票日期。
(6)出票人签章。
本票任意记载
本票可任意记载的事项与汇票的记载事项相同,目的均在于提高本票的信用和保证其流通的顺利进行。
包括:本票到期后的利率、利息的计算,本票是否允许转让,是否缩短付款的提示期限,在发生拒绝付款时,对其他债务人通知事项的约定。
本票责任承担地
本票责任承担的地点应作出明确的约定,未记载付款地的,以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为付款地;未记载出票地的,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为出票地。
本票付款
(1)提示付款:本票的出票人在持票人提示本票时,必须承担付款的责任。
(2)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个月。
(3)与提示付款相关的权利。第一次向出票人提示本票是行使第一次请求权,它是向本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的必经程序,没有按期提示的本票,持票人就不能向其前手追索。
本票适用情况
本票背书、保证、付款行为和追索权的行使,除票据法本票一章规定的外,适用该法有关汇票的规定。
本票用途
1.商品交易中的远期付款,可先由买主签发一张以约定付款日为到期日的本票,交给卖方,卖方可凭本票如期收到货款,如果急需资金,他可将本票贴现或转售他人。
2.用作金钱的借贷凭证,由借款人签发本票交给贷款人收执。
3.企业向外筹集资金时,可以发行商业本票,通过金融机构予以保证后,销售于证券市场获取资金,并于本票到期日还本付息。
4.客户提取存款时,银行本应付给现金,如果现金不够,可发给存款银行开立的即期本票交给客户,以代替支付现钞
汇票、本票和支票之间的区别。三种票据都具有出票、背书、承兑和付款等基本条件,但它们在当事人构成、资金关系、主债务人、承兑要求、担保责任、追索权以及有效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支票通常为即期支付工具,有效期较短;汇票可以是远期,需要承兑;本票的出票人和付
银行本票和支票的区别和特性。银行本票是由银行签发并承诺见票付款的票据,具有见票即付的特点,分为转账和现金两种类型。支票则是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支付款项的票据,有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等类型。两者的区别在于出票人不同、收款方式不同以及付款期限不同。银行本
汇票、本票和支票的法律定义、区别和相同点。汇票是委托付款人支付确定金额的票据;本票是出票人自己担任付款的票据;支票是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支付确定金额的票据。三者都具有设权有价证券、格式证券、文字证券等功能,但在具体使用、当事人、支付方式等方面存在区
中国本票的签发人定义及其特点。根据《票据法》规定,本票的出票人是付款人,本票是自付证券,必须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本票、汇票、支票在使用区域、付款期限等方面有所不同。中国本票规定出票人必须是银行,使用范围限于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强调票据使用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