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支票 > 支票保证 > 支票可以挂失处理程序

支票可以挂失处理程序

时间:2020-05-25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2024
支票作为一种同城结算工具,其主要功能是用来代替现金流通的。遗失了支票,就等于遗失了货币资金,可能给单位或集体带来经济损失。但支票毕竟不是现金,只要正确、及时采取有交措施,是可以避免经济损失的。这里所说的有效措施有二:

一是及时到开户银行挂失止付;

二是请求有关单位协助防范。注意:造成不要到电视台、电台、报社等新闻单位刊登声明作废一类的广告。

(一)哪些支票可以挂失?

现行《银行结算办法》规定:“已签发的现金支票遗失,可以向银行申请挂失,挂失前已支付,银行不予受理;已签发的转账支票遗失,银行不受理挂失,可请求收款人协助防范。”这就是说,不是所有的支票遗失后都能挂失,只有现金支票遗失了,银行才受理挂失,但也只能抢在支付之前。因为支票是开户单位委托开户银行从其存款账户上支付款项的命令书,只要支票外间齐全,填写规范,银行见票即付,不得压票。又因为银行只能起结算中介作用而不负责垫付资金,所以一旦在挂失前款项已支付,银行不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如果印章齐全,填写规范的转账支票遗失,可迅速通知收款人协助防范,防止用遗失的转账支票冒购商品;如冒购商品已成事实,可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力争尽快追回全部或部分资金。对遗失的空白现金支票、空白转账支票,银行也不受理挂失。

(二)空白支票遗失后为什么不登作废声明?

因为空白支票遗失声明不具有法律效力。其理由是:

(1)从民法和经济法的有关规定看,“遗失声明”是一种单方民事行为,并无法律意义。依照法律,为他人设定义务的单方法律行为,必须由原法定机关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做出。遗失支票的作废声明行为,明显缺乏成立单方法律行为的条件。不仅如此,遗失人声明空白支票作废,还有害不幸福会,因为刊登遗失声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合法形式达到转嫁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拒绝履行票据合同义务。因而,该民事行为一开始就缺乏法律效力。

(2)从《民事诉讼法》得知,遗失人不能对空白支票通过申请催告程序来宣布遗失支票无效。民法规定,公示催告程序的申请人仅限于因被盗、遗失,或者丧失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的持有人,即持票人,而非票据签发人。而且,公示催告必须有确定的和范围。即申请人应向人民法院提供票面的金额、发票人、持票人、背书人等票据主要内容,而遗失的空白支票除发票人事项外,其他票据内容一概不详。公示催告程序是为丧失票据的票据权利人能依法继续行使票据权利而设立的。法院因此做出判决不会对其他人的合法权利有所妨碍。若对遗失的空白支票由法院通过该程序宣告无效,势必对善意取得该支票的持票人(如销货方)以及其他票据关系人(如开户银行)产生不利用影响,引起票据关系紊乱,这与民法中设立公示催告程序的立足点是背道而驰的。

(3)从《银行结算办法》可知,如带出盖有单位印章的空白支票遗失,纯属违章行为。

(4)从实践看,“遗失声明”不起作用,如被冒领支付,银行不负经济和法律责任,受损失的仍归空白支票遗失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证书在变更抚养权中的适用性

    公证书在变更抚养权中的适用性。变更抚养权协议的法律效力需法院裁定确认,公证非必需程序,但当事人可协商选择是否公证。抚养权协议满足条件可提交公证,所需资料包括双方证件、子女证件、协议文本等。公证机构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受理,不符合条件的则不予受理并通知申请

  • 工伤鉴定结果的真实性及程序

    工伤鉴定结果的真实性及程序。工伤鉴定由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该委员会由多方代表组成以确保公正性,且建立了医疗卫生专家库以确保准确性。申请工伤认定需在事故发生后一定时间内提出,需提交相关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审核材料并决定是否受理申请。如果不予受理,会

  • 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正确顺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解决程序应当按照先和解、再调解、再仲裁最后提起诉讼的顺序进行。文章详细解释了每个阶段的含义和作用,强调不遵循此顺序直接起诉,法院将不予受理。

  • 医疗事故鉴定条件及程序

    医疗事故鉴定的条件和程序。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事故争议报告或申请后,应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医学会的鉴定受理有明确的条件,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将不予受理。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和当事人按不同情况支付。医学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首次鉴定由市级或

  • 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和程序
  • 涉外结婚登记的法律要求
  • 二房东不给退押金报警有用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