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不得以恶意或有重大过失付款,否则应当自行承担责任。
票据法第五十条规定:“付款人足额付款后,全体汇票债务人的责任解除”。第五十七条第二款又规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以恶意或者有重大过失付款的,应当自行承担责任”。
依票据理论,所谓“恶意”是指付款人在付款时,明知持票人不是票据的真正权利人,而且能够比较容易地加以证实,但却仍然予以付款。
所谓“重大过失”,是指付款人对于持票人不是票据的真正权利人应当知道,但却由于某种原因而未能知道,或者付款人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但却疏于注意未能发现,而给予付款的。
在票据实务中,如果付款人对持票人不是真正的票据权利人一事根本不了解,或者虽然有所怀疑,但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实的,都不应属于付款人有恶意或有重大过失,应为善意付款。
如果付款人在付款的当时,并不知道持票人不是真正的票据权利人,而付款以后方才得知的。
汇票承兑和付款义务的相关内容。汇票是书面债权凭证,出票人签发并交付给收款人。收款人可向付款人请求付款,付款人有承担付款义务的责任。提示承兑和承兑行为是汇票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付款人同意承兑后承担无条件付款义务,拒绝承兑则不构成对收款人的票据责任。收款人
失票人起诉时需提供担保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担保数额应与票据金额相当,以及对于伪报票据丧失的当事人需追究法律责任。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票据作为货币证券和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的基本性质。
票据法律关系的分类,包括票据关系与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票据关系与票据的基础关系的区别与联系,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票据关系是基于票据行为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而票据的基础关系是授受票据的原因和前提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一旦发生票
我国票据法解释中法院受理的情形。包括因行使票据权利或非票据权利引起的纠纷,票据债务人要求返还票据的诉讼,票据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后票据持有人行使追索权的诉讼等。同时,还介绍了挂失止付的提起人和相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