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票据法其它知识 > 票据法条例 > 违法发票的鉴定以及有什么种类

违法发票的鉴定以及有什么种类

时间:2023-10-18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2122
有的部门单位惯用假发票手段达到其违规列支财政资金的目的,而且花样翻新,手段更加隐蔽,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实践中我们发现主要有两类假发票,一类是发票本身就假,属市场上倒卖的非税务机关监制的假发票;二类是发票本身是真,但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假,属伪造经济业务事实的假发票。

篡改发票

发票内容涵盖广,属消耗品或更改商品服务名称不易核查。目前被公认的虚假经济业务开具的发票内容多为“办公用品”、“电脑耗材”、“打印纸”、“烟、酒、茶”等,如在大型商场用于购买代金券,大部分成若干“办公用品”发票开具。有些发票内容涉及“培训费”、“宣传费”、“会议费”、“维修费”、“修理费”、“网络维护费”等事项,且发票金额较大,如酒店餐饮类发票往往被改开为会议费,公费旅游支出篡改为培训费。以上可疑经济业务,可通过延伸审计进行追踪检查。比如对发票存根、发票明细表、购买的实物或办公用品、电脑耗材等实际消耗量进行调查,确定支出事项是否合规、合法。

套开发票

分开填写发票存根联、记账联、报账联,报账单位可通过在限定额度内随意填写金额达到多报账的目的。可通过查看发票字迹、填写是否错位、复写痕迹及调查发票存根等方式发现疑点。

近似限额发票

比如千元版发票,开具金额可达到999元。此类发票可通过银行查询、实物查证、询问排查等方法确立疑点。

号码异常发票

发票号码连号或一事开多张发票且断号。发票号码连号,可能是假发票且属伪造经济业务事项;一项经济业务连开多张发票,断号号码间隔大或者时间长,可作为疑点经济业务。出现上述情况,可通过直接询问和追查发票来源确认是否属于虚假经济业务。

异地虚假发票

利用异地发票难以核查作弊。如:异地报刊发票,差旅费中有异地住宿费而无车票等情况,可通过积极函证和银行账户查询法核查。

异常情况发票

大致分成三种情况,一是频繁使用同一销售单位开具的各类商业发票。因与开票单位的特殊关系,容易取得发票而频繁使用。二是小商店大发票。由于零售小商店提供商品服务有限,而从零售小商店累计开具高额发票,属异常情况。三是多张餐饮或差旅发票一次报销。多张餐饮及差旅发票间隔时间长,所属不同地域,票据新旧不一等情况,都可以确认为疑点。可通过银行账户查询、询问调查和实地考察取证等方法查实情况。

印章反常发票

一般违规、违法的经济业务不会像正常业务一样,印章清晰,商品单位价格及合计数值合理。从销售单位的角度来说,提供假发票将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所以,总会不情愿或者有意用印模糊不清,或印章单位本身就是一个杜撰单位,此类大额发票可作为审查重点查实。可通过咨询工商、税务部门证实单位的真实性、询问调查或延伸开票单位核查。

勾稽关系失真发票

一些虚假经济事项为拼凑合计数值,一般做法是用发票合计数值除以商品单价,得出的数量直接填写在发票上。通过核查发票上记录的品名、规格、单价、金额可以发现畸高或低、畸多或少的即为虚假经济业务疑点。

注意事项

除上述判断法以外,还可以走出账面通过支出结构分析法、询问排查法、由账及事法、群众举报法、延伸调查法和合作核查等方式方法鉴别和审查假发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付款人责任及其限制

    票据法中关于付款人的责任及其限制。付款人在足额支付款项后,全体汇票债务人的责任将解除,但如果付款人恶意或有重大过失地支付款项,则需自行承担责任。恶意支付指明知持票人非真正权利人却仍支付,重大过失指应察觉持票人非真正权利人而未察觉。付款人在支付前不了解

  • 失票人起诉需提供担保

    失票人起诉时需提供担保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担保数额应与票据金额相当,以及对于伪报票据丧失的当事人需追究法律责任。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票据作为货币证券和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的基本性质。

  • 票据法律关系的分类

    票据法律关系的分类,包括票据关系与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票据关系与票据的基础关系的区别与联系,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票据关系是基于票据行为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而票据的基础关系是授受票据的原因和前提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一旦发生票

  • 关于票据法解释中法院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我国票据法解释中法院受理的情形。包括因行使票据权利或非票据权利引起的纠纷,票据债务人要求返还票据的诉讼,票据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后票据持有人行使追索权的诉讼等。同时,还介绍了挂失止付的提起人和相对人。

  • 如何挂失遗失的支票
  • 法释[2000]32号:人民法院审理票据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
  • 支票的追索权行使
票据法其它知识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