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清算 > 破产程序 > 破产清算过程中工资结算前的必要步骤有哪些

破产清算过程中工资结算前的必要步骤有哪些

时间:2020-05-25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2863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给员工发放工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说,无论是在正常运行的时候,还是在破产清算的时候,发放员工工资一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那么破产清算过程中工资结算前的必要步骤有哪些呢?以下内容均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以下内容能为您心中的疑惑找到答案。

一、股东解散公司

股东会做出解散公司的决议

二、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

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下列职权:

(一)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二)通知、公告债权人

(三)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

(四)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

(六)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

(七)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三、债权人的债权申报

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

债权人申报债权,应当说明债权的有关事项,并提供证明材料。清算组应当对债权进行登记。在申报债权期间,清算组不得对债权人进行清偿。

四、清算方案制定并确认

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破产程序中破产财产如何分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制定破产财产按如下原则分配:

一、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由清算组提出,经全体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报人民法院批准后,由清算组具体执行;

二、破产财产分配的次数,原则上一次性分配结束,也可以采用多次分配的形式进行;

三、破产分配方案的主要内容:

1、可供用于破产分配的财产总类、总值,已经变现的财产和未变现的财产;

2、债权清偿的顺序、各顺序的种类和数额,其中应包括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用和破产企业所欠税款的数额和计算的依据,纳入国家计划调整的企业破产,应当说明职工安置费的数额和计算依据;

3、破产债权总额和清偿比例;

4、破产分配的方式、时间;

、对将来能够追回的财产拟定进行追加分配的说明。

四、破产财产分配的范围:指列入破产财产的债权。其债权分配以便于债权人实现债权为原则。

五、其他:

1、将人民法院已经确认的债权分配给债权人的,由清算组向债权人出具债权分配书,债权人可以凭债权分配书向债务人要求履行。债务人拒不履行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债权人未在指定的期限内领取分配的财产的,对该财产可以进行提存或者变卖提存价款,并由清算组向债权人发出催领通知书。债权人在收到催领通知书一个月后或者在清算组发出催领通知书两个月后,债权人仍示领取的,清算组应当对该部分财产进行追加分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重整申请和重整期间

    中国企业破产法中关于重整申请和重整期间的内容。债务人或债权人可根据法律规定向法院申请重整。重整期间,债务人可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担保权的行使、借款、财产取回等事项也有明确规定。同时,还详细阐述了企业破产清算程序的流程,包括成立清算

  • 破产中企业不交会计账簿怎么办

    破产企业中企业不交会计账簿的情况,指出企业破产后若主要责任人不交会计账簿等材料,人民法院可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破产重整与破产清算的区别,包括直接目的、适用对象、申请权人、利害关系以及合意的性质和地位等方面的不同。

  • 股东是否可以申请公司破产清算

    股东在公司破产清算过程中的权利和责任。文章详细阐述了股东申请公司破产清算的程序步骤,包括成立清算组、清算期间的职权、债权人申报债权、制定清算方案、申请破产和清算结束等。在面临公司破产情况下,股东会做出解散公司的决议并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如财产不足以清

  • 个人债务集中处理的法律解释

    个人债务集中处理的法律解释,包括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的程序、原则和精神,以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的债务清偿顺序。同时,也讨论了公司债务清偿顺序,包括破产企业的债务清偿顺序和破产费用的支付顺序。

  • 非破产清算期间需要做哪些事情
  • 申请破产清算期间用计提折旧吗
  • 公司破产清算期间可以有往来账吗
破产清算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