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对农村土地进行征收的,最为重要的是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如果未经批准征收土地,是属于违法的,征地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具体规定如下:
1.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2.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3. 除上述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征收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应当由国务院批准。征收前款规定以外的土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征收农用地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
根据不同情况,农村征地补偿的对象有以下几种:
如果实行统一安置,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归该集体经济组织。放弃统一安置,实行安置补助费支付给被征地农民,可以分配的土地补偿费分配对象为被征地农民;实行平均分配,分配对象为该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
已经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可以分配的土地补偿费分配对象为该土地股份合作制组织的全体股东。
农村土地没有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仍然实行统一经营的,其分配对象为该集体经济组织的全体成员。
征收、征用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其他方式承包的果园等土地,可以分配的土地补偿费分配对象为该集体经济组织。
征收、征用集体经济组织的机动地,可以分配的土地补偿费分配对象为该集体经济组织具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增人口。
根据《物权法》第42条的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和不动产。被征收对象包括集体所有的土地、单位或者个人所有的房屋和不动产。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耕地、荒地、荒坡、荒沟、滩涂、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针对房屋所有权的征收,《土地管理法征求意见稿》第十七条规定将房屋作为一个独立的被征收对象予以征收。
关于土地征收行为的实施时间与征地批文失效的关系,以及相关征地工作程序的内容。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土地征收批文在两年内未实施征收行为将自动失效。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土地征收的工作程序,包括征地情况告知、征地调查确认、函告征地情况、征地听证告知和组织征地听证
鱼塘征收补偿问题的法律解析。根据《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征收土地时应按原用途给予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对于鱼塘承包协议问题,因国家征地导致承包关系终止,应按照约定或协商处理。具体案例涉及泗洪县一鱼塘征收赔偿问题
如何确定房屋是否在“拆迁红线”范围内的方法,包括查看《拆迁公告》或《征地公告》等。公告中应包含征地批准信息、被征收土地信息、征地补偿和农业人员安置等内容。同时,征用土地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拟订方案、审查报批、方案公告等步骤。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是其
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资金的审计方法。审计方法包括审查征地情况告知程序、征地调查结果确认以及听证会程序等。同时,审计前需要了解征地拆迁相关情况,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并把握现场审计环节。确保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资金的合法合规性,关注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稳定和国有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