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对农村土地进行征收的,最为重要的是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如果未经批准征收土地,是属于违法的,征地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具体规定如下:
1.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2.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3. 除上述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征收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应当由国务院批准。征收前款规定以外的土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征收农用地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
根据不同情况,农村征地补偿的对象有以下几种:
如果实行统一安置,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归该集体经济组织。放弃统一安置,实行安置补助费支付给被征地农民,可以分配的土地补偿费分配对象为被征地农民;实行平均分配,分配对象为该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
已经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可以分配的土地补偿费分配对象为该土地股份合作制组织的全体股东。
农村土地没有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仍然实行统一经营的,其分配对象为该集体经济组织的全体成员。
征收、征用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其他方式承包的果园等土地,可以分配的土地补偿费分配对象为该集体经济组织。
征收、征用集体经济组织的机动地,可以分配的土地补偿费分配对象为该集体经济组织具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增人口。
根据《物权法》第42条的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和不动产。被征收对象包括集体所有的土地、单位或者个人所有的房屋和不动产。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耕地、荒地、荒坡、荒沟、滩涂、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针对房屋所有权的征收,《土地管理法征求意见稿》第十七条规定将房屋作为一个独立的被征收对象予以征收。
征地补偿协议签订的程序要求。市、县国土资源局需发布征地通告并征询意见,进行实地调查和确认,决议和公示。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办理补偿登记并参与听证。协议签订后需公示,且征地费用应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对于补偿标准争议,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裁决
土地征收公告的条件及要求。文章介绍了土地征收的概念和背景,阐述了征收公告的基本条件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法定的审批程序等。文章指出,在征收土地过程中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并且确保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公告内容的明确性和透明性,
征地补偿费用的具体标准和金额,包括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批准、土地被征用前平均年产值的确定、安置补助费的增加等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政府征收农民土地的合法性和补偿程序,包括征收项目的合法性、保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以及房屋拆迁补偿流程等。在征收过程中,被
广州市从化区第七批次城镇建设用地的批复文件,包括农用地转用和征收土地方案、土地用途与规划的一致性、补充耕地方案、征地程序和被征地群众保障、涉及税费及报备要求等方面。文件同意将从化区多个经济联合社和居民小组的集体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并办理征收手续。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