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上,对于破产管理人报酬的法律规定,可以归纳为两种做法。一种是简单规定破产管理人的报酬由法院、债权人会议等决定,例如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破产法。另一种是较为具体的规定,例如德国和美国的破产法。
在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破产法中,破产管理人的报酬数额由法院确定。日本法院制订了破产管理人有权获得报酬的最低标准额,在此基础上法院最终确定破产管理人应得的实际报酬。
德国新破产法和美国联邦破产法典对破产管理人的报酬做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
德国新破产法规定,破产管理人的报酬一般金额应根据支付不能财团在支付不能程序终止时所具有的破产财产的价值计算,同时考虑破产管理人的经营范围及难度。
美国联邦破产法典规定,法院可以根据破产管理人提供的服务决定合理的报酬,并在服务提供完毕后支付。根据标准确定报酬的数额,如果破产管理人分配给所有利害关系人的现金量不超过5000美元,报酬率为25%或以下;现金量在5,000-50,000美元之间,报酬率为10%;现金量在50,000-1,000,000美元之间,报酬率为5%;现金量在1,000,000美元以上的部分,合理的报酬不得超过该部分的3%。此外,如果有多个破产管理人,他们的报酬总额不得超过单个破产管理人根据规定确定的最高额。
虽然两种立法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差别,但实质上趋于统一。在实务中,法院通常根据破产案件的规模、繁简程度、破产管理人处理事务的时间长短、清算事务的劳动强度以及破产管理人提供的服务质量等因素来决定报酬的数额。
综上所述,破产管理人报酬的法律规定及其实践在国际上存在差异,但都旨在保护破产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并符合法治的精神。
公司解散时的实物资产分割方式。清算时,实物资产可折现用于偿还债务,剩余财产按照股东出资或持股比例分配。清算期间,公司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财产不得分配给股东,直到债务清偿完毕。公司破产清算流程包括解散决议和清算组成立、债权人通知和公告、清算方
单位破产后职工丧葬费用的清偿问题。依据我国破产法规定,破产财产清偿顺序包括职工工资、福利和补偿金,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以及普通破产债权。若破产财产不足,按比例分配。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中国国有破产企业职工安置的法律与政策。法律方面,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等规定,明确了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的清偿顺序。政策上,针对政策性破产的职工安置给予特殊优惠,如土地使用权等用于解决职工安置问题,新《破产法》也为政策性破产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破产管理人编制债权表后,债务人、债权人对债权表记载的债权有异议的,可以向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般而言,清算组工作人员的工作是无偿的,他们没有权利要求支付报酬;破产管理人有权要求支付报酬。清算组违反法律规定造成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