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上,对于破产管理人报酬的法律规定,可以归纳为两种做法。一种是简单规定破产管理人的报酬由法院、债权人会议等决定,例如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破产法。另一种是较为具体的规定,例如德国和美国的破产法。
在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破产法中,破产管理人的报酬数额由法院确定。日本法院制订了破产管理人有权获得报酬的最低标准额,在此基础上法院最终确定破产管理人应得的实际报酬。
德国新破产法和美国联邦破产法典对破产管理人的报酬做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
德国新破产法规定,破产管理人的报酬一般金额应根据支付不能财团在支付不能程序终止时所具有的破产财产的价值计算,同时考虑破产管理人的经营范围及难度。
美国联邦破产法典规定,法院可以根据破产管理人提供的服务决定合理的报酬,并在服务提供完毕后支付。根据标准确定报酬的数额,如果破产管理人分配给所有利害关系人的现金量不超过5000美元,报酬率为25%或以下;现金量在5,000-50,000美元之间,报酬率为10%;现金量在50,000-1,000,000美元之间,报酬率为5%;现金量在1,000,000美元以上的部分,合理的报酬不得超过该部分的3%。此外,如果有多个破产管理人,他们的报酬总额不得超过单个破产管理人根据规定确定的最高额。
虽然两种立法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差别,但实质上趋于统一。在实务中,法院通常根据破产案件的规模、繁简程度、破产管理人处理事务的时间长短、清算事务的劳动强度以及破产管理人提供的服务质量等因素来决定报酬的数额。
综上所述,破产管理人报酬的法律规定及其实践在国际上存在差异,但都旨在保护破产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并符合法治的精神。
公司清算的流程。在公司解散后,需成立清算小组并制定清算方案。清算组需通知债权人并公告,债权人申报债权后,清算组进行债权登记和保护。在债权申报期间不进行清偿,之后按法定顺序清偿。清算组需编制报告并结案。全文详细介绍了公司清算的整个过程和要点。
(三)普通破产债权。没有抵抗善意第三人的权利。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的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以动产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以动产抵押的,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经支付合理价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破产管理人编制债权表后,债务人、债权人对债权表记载的债权有异议的,可以向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般而言,清算组工作人员的工作是无偿的,他们没有权利要求支付报酬;破产管理人有权要求支付报酬。清算组违反法律规定造成当事人
破产费用是指在破产程序中为全体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支出的旨在保障破产程序顺利进行所必需的程序上的费用。新《企业破产法》规定,破产费用有: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报酬和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B、破产管理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