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政府下发的《省属国有企业改革职工安置若干问题的补充意见》,对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职工安置作出新的规定。在企业改制后,如果仍由省属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和职工同意续延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用工主体将由原企业变更为改制后企业,并且职工的工作年限将合并计算。如果企业改制后,省属国有资本不再控股或参股,原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将解除,但符合录用条件的职工可以与改制后企业重新订立劳动合同。
对于那些在企业改制时劳动合同未履行完毕并与改制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改制企业将发放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在计发经济补助费或生活补助费时,如果职工个人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将按照企业月平均工资计算;如果职工个人月平均工资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最高不得超过企业月平均工资的两倍。企业月平均工资高于800元的按800元计算,不到800元的按实际工资计算。对于长期停产、半停产以及平均工资低于380元的情况,经济补助费不得低于380元。
对于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未达到病退年龄的职工,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退职。如果在企业改制时,国有资本全部退出,企业将一次性支付这些职工至正常退休年龄止的退职生活费,并对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未满15年的职工进行补缴至满15年。如果企业改制后仍由省属国有资本控股或参股,企业将继续支付这些职工的退职生活费。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社保经办机构将按规定计发退职生活费。
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发:对于那些在企业改制后省属国有资本全部退出的职工以及未能与改制后仍由省属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企业续订劳动合同的职工,他们的经济补偿金将由原所在企业在改制当期一次性支付。在与企业双方协商同意的情况下,职工个人可以将经济补偿金转换为改制后企业的股权或债权。对于与改制后省属国有资本控股、参股企业继续订立劳动合同的职工,改制当期不给付经济补偿金。在以后与改制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时,根据相关劳动法规定,经济补偿金将分段计发。对于那些工作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办理了退休和社会养老保险手续的职工,将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公司解散时的实物资产分割方式。清算时,实物资产可折现用于偿还债务,剩余财产按照股东出资或持股比例分配。清算期间,公司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财产不得分配给股东,直到债务清偿完毕。公司破产清算流程包括解散决议和清算组成立、债权人通知和公告、清算方
单位破产后职工丧葬费用的清偿问题。依据我国破产法规定,破产财产清偿顺序包括职工工资、福利和补偿金,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以及普通破产债权。若破产财产不足,按比例分配。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中国国有破产企业职工安置的法律与政策。法律方面,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等规定,明确了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的清偿顺序。政策上,针对政策性破产的职工安置给予特殊优惠,如土地使用权等用于解决职工安置问题,新《破产法》也为政策性破产
2、《关于进一步做好在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职工安置方案,要求企业必须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对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