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重整程序具有私权化特点,只有经利害关系人申请才能启动。然而,重整过程表现出了公权化的趋势,以贯彻国家干预主义原则。保护债权人利益是公司重整的重要目标之一。法院审查制度在公司重整中起着重要作用,防止滥用重整申请权,确保债权人利益。
法院在重整申请的初始阶段进行必要的审查,包括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形式审查主要涉及申请人的资格、法院的管辖权、申请书的合法性以及附加文件的完整性等形式要件。
实质审查主要审查被申请重整者是否存在重整原因和必要性。这种审查制度有助于防止滥用重整申请权,确保债权人利益。
为了保证法院裁决的公正和合理性,增强公司重整的可行性和现实性,法院在受理重整申请并裁定重整程序开始时,有必要征求与债务公司联系紧密的相关国家机关的意见。
作为公司注册登记机关,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公司的营运状况和重整价值有较深了解,其意见具有客观公正性,对法院的重整裁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申请重整的公司多为公开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的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管理部门对该公司的资产和营运状况密切关注,其意见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此外,税务机关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对公司的资产和盈亏状况有一定了解,可以纳入法院的征询对象范围,以确保裁决的客观公正。
为了确保法院在裁定前充分有效地进行准备工作,一些国家规定了检查人制度。通过选任具有专业知识和经营经验,并与债务公司无利害关系的人担任检查人,以调查公司实情并提出具体意见,供法院参考。检查人制度的目的在于防止滥用重整申请权,保护债权人利益。
为了确保重整程序的顺利进行和实现整体目标,法院可以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对债务公司的财产和业务进行保全处分。保全处分的总体目标是维护债权人利益,例如禁止公司负责人处分财产或设定担保,限制股票转让等。
企业申请破产重整的条件,包括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等情况。文章还介绍了破产重整制度与其他破产制度的区别和联系,重点探讨了从破产清算程序向重整程序转换的条件,包括程序要件、实体要件和申请主体资格等方面。摘要旨在吸引读者兴趣,详
股份公司重整程序的详细步骤,包括提出重整申请、法院对重整申请的受理以及重整计划的执行。债务人或债权人可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经过审查后,符合法律规定的将进行重整并公告。在重整期间,债务人在管理人的监督下可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
2010年5月3日,XX玻璃因未能如期公布2009年度财务报告被香港联合交易所处以暂停交易。鉴于XX玻璃已具备破产原因,且作为一家尚具生产能力的境外上市股份公司,具有一定的重整价值,2012年6月28日,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XX玻璃的重整申请并指定管理
公司法人的重整申请可由债务人、连续六个月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以及债权人提出。申请人应向被申请人所在地的法院提出重整申请,并递交书面申请书。申请人应当在破产宣告前提出重整申请,破产宣告后不得再提起。法院裁定准许重整后,即正式启动重整程序。重整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