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破产重组的典型案例:涞源铜矿的4年破产路
时间:2024-06-24 浏览:8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涞铜矿的破产重组:矿藏枯竭,职工下岗
破产程序的启动
2002年底,河北省**铜矿(以下简称涞铜)面临矿藏资源枯竭的现实,不得不停产并让职工下岗。为解决职工再就业问题和保障他们的利益,河北省政府决定进行破产重组,并划拨3个新矿作为职工再就业项目。然而,从提出破产重组方案到正式宣布进入破产程序,整个过程历时长达4年半。
职工的抵制和无奈
涞铜职工曾多次阻止破产程序的启动,为了争取政府拨款的再就业项目和实施的重组计划,他们多次上访,并集体阻止破产程序的进行。然而,在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于8月10日上午宣布涞铜进入破产程序的那一天,职工们终于放弃了抵制。对于近2000名职工来说,这意味着他们不得不接受破产的现实。
破产重组的困境
然而,河北省政府制定的破产重组方案并未能如期实施,已经过去了4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涞铜职工每月只能领取100元的基本生活费,而省里划拨的再就业资源项目也迟迟没有落地。职工们对于企业重组的期待变得越来越渺茫,他们感到无奈和不满。
谁来主导破产重组
破产重组的困境背后,反映出一个核心问题:谁来主导破产重组的决策。是地方政府通过协调落实再就业项目和重组计划,还是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自主选择重组对象。涞铜的破产重组历经4年多的时间,仍未结束,这也凸显了决策主体的不确定性和矛盾。
负面效应的频繁出现
由于破产重组计划的滞后,职工们多次上访至县、市、省甚至北京,以争取政府的关注和解决方案。此外,河北省财政还为涞铜和另一家同时破产的企业——**钢铁厂(以下简称涞-钢)拨付了一亿元的破产经费。这一系列负面效应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涞铜破产重组的困境。
原文来源:https://www.sohu.com/a/276859191_100051484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发展历程。旧法存在局限性和不足,经过修订形成了新法。新法旨在规范企业破产程序,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并引入重整制度,使破产法成为企业复兴的法律工具。旧有破产含义已随时代变迁,现代定义更强调无力清偿债务的状态而非法律后
-
重整与和解的法律区别
重整与和解在法律上的区别,主要包括适用对象、适用情形、提出申请的时间限制等方面的差异。同时,也分析了强制和解与重整的制度差异,涉及目标、适用对象、程序开始的原因等方面的不同。
-
破产重整制度与破产和解制度的异同
破产重整制度与破产和解制度的异同。两者的程序目的和性质相同,都是以预防破产为目的的非讼事件,但在直接目的、适用对象、申请权人、利害关系以及合意的性质和地位上存在差异。破产重整不仅维持企业法人人格,还深入企业内部寻找问题并采取措施;而破产和解主要调整债
-
破产重整与破产和解的联系和区别
破产重整与破产和解的联系和区别。两者都是强制性的集体程序,都需要法院批准才能生效,并可使债务人免受破产清算的影响。但它们的区别在于目的、适用对象、申请人与利害关系人以及效力范围不同。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破产重整的定义和意义,为面临困境但有挽救希望的企业
-
债务重组与重整的区别
-
关于破产重组是什么意思?
-
律师企业重组业务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