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财产的分配是指清算组根据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对全体破产债权人进行平等清偿的程序。破产分配标志着破产清算的完成。根据法律及司法解释,破产财产的分配可以采用货币分配、实物分配和债权分配三种方式。不同的分配方式各有优势,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取决于破产财产的实际状况、债权人会议的选择以及法院的裁定。
债权分配一般适用于以下情况:破产财产中债权较多、债权关系复杂、依靠清算组收回债权困难且难以通过竞价交易变现债权。
债权分配的原则是便于债权人实现债权。在进行债权分配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人民法院已经确认的债权将分配给债权人。清算组将向破产债权人出具债权分配书,债权人可以凭债权分配书向债务人要求履行。如果债务人拒不履行,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执行。
破产企业对外担保的会计处理规定和未申报债权的破产企业债务的会计处理规定。对于对外担保,债权人可以向清算组申报债权,清算组应将担保债务补计入账。对于未申报债权,虽然债权人需在规定时间内申报,但存在特殊情况可申报债权。未申报债权的负债金额具有不确定性,不
债权人委员会的职权,包括监督财产管理和处分、监督破产财产分配、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以及其他委托职权。债权人委员会在履行职责时,有权要求相关人员进行说明或提供相关文件。如果债权人委员会徇私舞弊或怠于行使职权,将失去保护债权人利益的能力,因此应对其进行监督
重整计划债权人表决程序,包括债权分类、重整计划的制定和批准、表决程序以及破产债权的清偿顺序。程序将债权分为四类并分别进行重整计划表决。重整计划通过时需满足各组过半数同意并占该组债权额三分之二以上。破产财产按照一定顺序清偿,若不足则按比例分配。重整过程
新《民法典》下欺诈担保的判定及相关法律规定。新的司法解释取代旧《担保法》及其相关解释,解决了冲突条款问题。欺诈担保定义为债务人与债权人串通欺骗担保人提供保证的行为。保证人在特定情形下免责,并享有追偿权和参与破产财产分配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