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债权债务 > 破产债务 > 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方法有哪些

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方法有哪些

时间:2020-05-25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3834
解决国有企业负债过重的困境,是否意味着应该对国有企业的债务全部核销或者由财政弥补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样既缺乏现实可行性,又不能消除债务问题的产生机制。那么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方法有哪些?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方法有哪些

一、债务解除

即债务人通过转移资产或股权给债权人以了结债务,也就是说债务重组后,债务人不再对债权人负有偿债义务。

这种方法既有利于债务企业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又减少了债权人的损失,易于被债权债务双方接受。但是使用这种方法时应该注意,以债务转为股权来清偿债务要受到我国法律的限制,因为在我国目前银行控股权受到限制。特别是对于股份上市公司,不单银行不能随便持有股票,对于公司自身来说发行新股也要受到严密监控,因而相对而言以资产来清偿债务比较行得通。

二、修改条款法

既继续保留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通过修改债务条件来减轻债务人的债务危机,包括:降低利率、推迟偿债期限,削减债务本金或积欠利息等,这种方法适应于某些一时财务困窘,但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债务重组的具体方式

    公司债务重组的多种方式,包括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以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债务人可以通过转让资产、将债务转换为股权以及调整债务条件等方式来重组债务。此外,债务人还可以采用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来共同清偿债务。

  • 债务重组的损失及收益具备的性质特点包括哪些

    按照债务重组会计处理规定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债务重组损失。“债务重组损失”是二级科目。债务重组利得记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在正常情况下债务人负有无条件清偿到期债务的义务。因此,债务重组收益属于债务人取得的应税收益,应依法计缴企业所得

  • 债务重组协议的法律后果

    与同样具有消灭债权债务关系功能的破产程序相比,困难债务重组体现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谈判与协议的过程,法律干预程度较低,与破产程序的“法定准则”及“司法主导”两大特征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债务重组本身意味着债权人作出了让步,遭受一定的利益损失,这就更需要人们

  • 修改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税务处理

    应当按照收到的债务清偿额低于债权计税基础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损失。在该笔交易中,甲公司应当确认债务重组所得:8000-7000=1000(万元);确认的债务重组应纳税所得额占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比例为:1000÷1500×100%=67%。甲公司可以将该应纳税所得额分5年计入应纳税所得

  • 债务重组具有的法律性质有哪些
  • 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有哪些方法
  • 债务重组新准则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破产债权债务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