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清偿债务是指债务人将其资产转让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资产是指企业控制的,可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常用于偿债的资产包括现金、存货、短期投资、固定资产、长期投资和无形资产等。
根据资产的特点,资产清偿债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现金来清偿债务,另一类是以非现金资产来清偿债务。
以现金来清偿债务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举例来说,债务人可以使用现金来偿还债务。
而以非现金资产来清偿债务则涉及债务人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和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获得的股权的公允价值确定问题。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债务转为资本是指从债务人的角度来看,债务转为资本增加了债务人的资本。如果债务人是股份有限公司,债务可以转为资本;如果债务人是其他企业,债务可以转为实收资本。这样做的结果是,债务人增加了股本(或实收资本),债权人增加了长期股权投资。
无论债务转为股权还是资本,债权人放弃债权而获得的股权的公允价值一定小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这个差额对债权人来说是重组债务损失,对债务人来说是重组债务收益。
通过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修改后的债务条件涉及支出或收益,另一种是不涉及支出或收益。
在债务重组后,可能会发生某些事项导致支出或收益。这种情况是一种假设,根据这个假设来计算确定债务人的债务重组收益和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损失。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通常包括减少债务本金和减少债务利息等。
公司债务重组的多种方式,包括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以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债务人可以通过转让资产、将债务转换为股权以及调整债务条件等方式来重组债务。此外,债务人还可以采用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来共同清偿债务。
仅仅将债务延期,产生新的法律关系,不算是债务重组。债务重组又称债务重整,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也就是说,只要修改了原定债务偿还条件的,即债务重组时确定的债务偿还条件不同于原协
新颁布的《债务重组》在债务重组的前提、公允价值的运用、债务人和债权人会计处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动,并且,这些变动将对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产生重要影响。这样规定确实可以防范上述行为,为净化债务重组市场起到关键性作用。
通常情况下,债务人与债权人通过以非现金资产、发行权益性证券、修改负债条件等方式进行债务重组后,债权人对债务人会作出部分让步,以便使债务人重新安排财务资金,或得以清偿债务。因此,如果在债务重组中,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或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大于债务人应